国产chinesehdxxxxvr,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高潮+国产,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首頁  >  圖片報道
秋冬十大候鳥群聚的觀鳥圣地

2014-10-28 來源:21世紀網(wǎng)-《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候鳥群集的時候,是觀鳥的最佳時間,今天為大家推薦了十大觀鳥的圣地。每年它們都如約遷徙到這些地方,或者稍作中轉(zhuǎn)后繼續(xù)飛翔。當它們起飛分散覓食,或閑庭信步扇動翅膀,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安靜的欣賞,用鏡頭去捕捉那最動人的一刻。

  10、深圳紅樹林——觀鳥要趁“早”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深圳紅樹林濕地,隨處可見候鳥歡樂飛騰的身影。紅樹林濕地的鳥有“東食西宿”的習慣,即在深圳的紅樹林濕地覓食、到海對面的香港米埔紅樹林濕地棲息。所以此地最佳的觀鳥時間是早晨。紅樹林位于深圳灣畔,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qū),東半球候鳥遷徒于此棲息,中途歇腳。

  9、草海自然保護區(qū)——黑頸鶴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

 

  草海的冬天,是觀賞黑頸鶴的最好季節(jié)。每當風和日麗,站在岸邊極目了望,水天一色,煙波浩淼,蒼花云樹,鳶飛魚躍,大雁橫秋,使人心曠神怡。穿過農(nóng)田,涉過沼澤,看到黑頸鶴、赤麻鴨、灰鶴、秧雞等珍稀鳥類在我的視線里信步閑行,或自由翱翔于綠地藍天時,生命與大自然的融洽,讓我們動情。

  8、婺源鴛鴦湖——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

 

  冬天的婺源并不是了無生機。因了鴛鴦的到來,使它變得靈動。婺源鴛鴦湖位于婺源縣西部賦春鎮(zhèn),景(德鎮(zhèn))白(沙關(guān))公路西側(cè)。這里有月老祠、湖心島、湖心亭、廊橋、觀鴛閣等景點。婺源鴛鴦湖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

  7、鄱陽湖——白鶴王國

 

  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鄱陽湖的西北角,是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國際重要濕地、全球主要的白鶴和白鸛越冬地、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地。保護區(qū)內(nèi)有鳥類310種,屬于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白鶴、白頭鶴、大鴇等11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天鵝、白枕鶴、灰鶴、鴛鴦等40種。保護區(qū)內(nèi)珍禽不僅種類多,而且數(shù)量大。單鶴類總數(shù)已達7000余只,故有“鶴之王國”美稱。還有成千上萬只的天鵝、白額鶴、雁鴨。它們飛行時遮天蔽日,降落時如繁星點點,正所謂“鄱陽鳥,知多少,飛時遮盡云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一派鳥的世界。

  6、扎龍自然保護區(qū)——世界惟一的雪地觀鶴

 

  在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qū),世界上惟一的雪地觀鶴成為齊齊哈爾旅游的一道奇觀。榆樹崗,可以看有關(guān)扎龍自然保護區(qū)和鶴的錄象電影,登望鶴樓遠眺鶴類等水禽賴以棲息繁殖的濕地景觀,及參觀展覽廳和鶴類馴養(yǎng)繁殖場;扎龍苗圃及其毗鄰草甸草原,可觀察到林棲鳥類和草原曠野鳥類及大鴇、蓑羽鶴等。

  5、大山包——黑頸鶴的伊甸園

 

  大山包位于昭通市西部,距城區(qū)73公里,目前是云貴高原上最大的黑頸鶴種群越冬地。被譽為“鳥類熊貓”的黑頸鶴,是人類發(fā)現(xiàn)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珍貴禽類。它與大熊貓齊名,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稀有的國寶。冬天臨近,在大山包的跳墩河水庫、大海子水庫可看到成群結(jié)隊的黑頸鶴,還有黑頸鶴那舞姿蹁躚的倩影。在一片冰天雪地、玉宇瓊花的世界里,大地、村莊、樹木披上了銀裝,一絲絲的冰晶粘凝在山野處處,加之從遠方飛來的黑頸鶴使你倍感新奇有趣。

  4、江蘇鹽城——丹頂鶴的“故鄉(xiāng)”

 

  可曾記得幾年前曾經(jīng)流行過的一首歌曲,“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個女孩她曾經(jīng)來過……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边@個為救丹頂鶴而犧牲的姑娘的故事就發(fā)生在丹頂鶴的“故鄉(xiāng)”——鹽城。這里有45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區(qū),有400種左右的各種鳥類,尤其是每年有占世界近一半的野生丹頂鶴到這里過冬。

  3、青海湖——高原天鵝湖

 

  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和國際重要濕地,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主要越冬區(qū)域。近年來青海省對環(huán)湖地區(qū)生態(tài)及動植物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環(huán)湖生態(tài)植被恢復(fù)良好,濕地面積擴大,水生物質(zhì)增多,使大天鵝越冬食物豐沛,生存環(huán)境更加愜意。10月中旬至來年開湖前,大天鵝的倩影又在青海湖畔翩翩起舞。冬季的青海湖除了白雪皚皚,冰封壯闊外,“鳥中仙子”優(yōu)雅的身姿為雪域圣湖增添了盎然生機和魅力,已成為青藏高原令人流連忘返的“天鵝湖”。

  2、崇明島——白頭鶴之鄉(xiāng)

 

  上海崇明島東端的崇明東灘平坦遼闊,潮溝密布,蘆葦、藨草生長旺盛,每天兩次潮汐,滯留在潮溝里的小魚小蝦及底棲動物等,不僅為旅鳥過境提供停歇、補充營養(yǎng)的中轉(zhuǎn)站,同時也吸引鸛、鶴、鷗、雁、鴨等云集來此越冬,每年在此留下蹤跡。這里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頭鶴,沿著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qū)核心區(qū)內(nèi)蜿蜒的棧橋向濕地深處走去,透過高倍望遠鏡頭可以看到它們白白的頭頸,灰黑的身軀,在水邊嬉戲,還不時撲打著翅膀。除了白頭鶴外,在東灘留下蹤跡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還有東方白鸛、黑鸛和白尾海雕。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就更多了,有35種。截至目前,在東灘發(fā)現(xiàn)的鳥類達到了290種。美麗的崇明東灘,是一片鳥類的樂土。

  1、東洞庭湖——秋冬觀島之都

 

  八百里洞庭美如畫,作為洞庭湖本底湖的東洞庭湖,面積最大,廣袤湖區(qū)獨特的濕地系統(tǒng),適宜的溫度,季節(jié)性的濕地,豐富的植物、魚類,讓東洞庭湖成了東北亞濕地水禽主要越冬地和一些鷺類、鷗類的繁殖地。如果你是初次觀鳥,那么從水鳥開始認識鳥類的多姿多彩是最有樂趣的。水鳥因為個兒大,棲息地開闊而比較容易看到和辨識,東洞庭湖就是一個合適的地方,去一次兩次只會嫌不過癮。尋常的水鳥如野鴨子,品種就有十幾種,還有鸕鶿、鴛鴦……更有不少珍稀鳥類,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東方白鸛、黑鸛、白鶴、白頭鶴、大鴇、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7種,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37種。

分享到:
責任編輯:葛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