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成都40多公里的彭州市,有一個鎮(zhèn)叫桂花鎮(zhèn),穿越桂花鎮(zhèn)的一條河流叫土溪河,由于兩岸淺丘蘊藏著豐富的粘土,是宜于制陶的上好原料,所以自古以來,這一地域的制陶業(yè)都相當(dāng)發(fā)達,桂花鎮(zhèn)的人都擅長龍窯制陶,龍窯因依山坡之勢傾斜砌筑而成,形同臥龍,因此得名,現(xiàn)在當(dāng)?shù)赜?000多人仍在從事這個古老的行當(dāng)。土陶不僅成就了桂花鎮(zhèn)“西蜀陶藝之鄉(xiāng)”的美名,更演繹著這里祖祖輩輩人的生活。龍窯就是眾多土陶廠中的一個。
8月中旬的成都,已持續(xù)了好幾個高溫天,可是龍窯的工人們依然按期出窯,早早地就來到廠里,等待搬運,連續(xù)三天三夜的高溫?zé)?,幾天的烘烤,窯子里的土罐高溫還沒有完全散盡,伴著炎熱的氣候,散發(fā)出陣陣熱浪,可整個出窯過程仍然是有條不紊,各自忙碌著。
雖然是星期天,一大早工人們就來到工廠,在窯外休息準備上工
出窯了,一個工人在尚有熱度的窯內(nèi)朝外傳遞,再由外面的工人傳到搬運的工人手上
擔(dān)任搬運的,都是當(dāng)?shù)氐睦夏耆耍蛴帽澈t背著,或是兩人抬著,有時還用手順便拿幾個小的罐子
一趟又一趟,小心翼翼地搬運
罐子不重,但有余熱,也不能多背,只能一次背一個
由于年輕人怕累,臟,不愿從事搬運工作,只有當(dāng)?shù)氐睦夏耆藖頁?dān)任,靠體力掙著生活費
從窯子上面背到空壩處,有人專門接貨,安放好再透氣
看似簡單的交接,如何排列還是門技術(shù)活
在等待搬運工的時候,趁機休息一會
那邊出窯正忙,這邊各工序也在同時進行,修補工正在打磨成品
一上午也只能抽幾根煙
制作土陶車間的工人也在忙碌著,從土坯到土陶的完成,都是全手工
隨著底部轉(zhuǎn)盤的轉(zhuǎn)動,一塊泥土就成了一個罐子,也只要十來分鐘
罐子上的花紋都是由工人一條條粘上去,不敢有絲毫差錯
據(jù)了解,制作土陶的工人都有近十年的工作經(jīng)驗,完全憑手感來控制罐子的大小和質(zhì)量,基本上不會有差錯
個個都是藝術(shù)品,具有生命力
窯里的環(huán)境不好,外來工都住在廠里,生活比較艱苦,但只要努力做,收入還是可觀
看,多精致的花雕,全是手工制作
窯子里分工明確,只要出窯就一派繁忙
雖然忙,但不亂
工人平時休息室,簡陋的小屋
漂亮的成品,將裝點城市的美麗
俯瞰龍窯,散發(fā)出原始而寧靜的氣息,卻傳承著中華民族古老古樸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