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孫儷主演的古裝電視連續(xù)劇《羋月傳》未播先熱,也將人們的視線拉向了羋月的原型中國歷史上首位太后、秦昭王母親及秦始皇高曾祖母羋八子的身上。今天小編就帶領(lǐng)大家了解下那些傳奇的攝政太后們。
《羋月傳》
始稱太后——秦宣太后 宣太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太后,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宣太后羋(讀作“米”)八子,為什么她叫“八子”呢?原來秦國后宮分為8級: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秦惠文王死后,惠文后的兒子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在位不過4年,舉鼎絕臏而死。嬴稷即位,是為秦昭襄王。羋八子被尊為太后,史稱宣太后。故中國“太后”之稱謂,即始見于這位秦宣太后羋八子。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十一年的臨朝稱制,秦昭王年少,宣太后主政,以楚人魏冉(宣太后異父長弟)為將軍(后為相)、樗里疾為相,控制了秦國的軍政大權(quán)。魏冉的將軍之職,為秦置將軍之始,也算是宣太后的一個創(chuàng)舉。宣太后封同父弟羋戎為華陽君,封子悝為涇陽 君、顯為高陵君,此三人與魏冉稱為秦國“四貴”,而形成黨親專政的格局,威震天下。秦國原來重用客卿制的傳統(tǒng)被打破,這也是宣太后獨具膽識之處,以其強有力的政治手腕,維護了國家統(tǒng)治的穩(wěn)定。 故中國太后之專權(quán),亦自秦宣太后始,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然后設(shè)計將之殺害,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后顧之憂,她的功勞不遜于張儀、司馬錯攻取巴蜀,堪稱歷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
《楚漢傳奇》呂雉
稱制太后--呂后 呂后,漢高祖劉邦之妻,是一位性格剛毅、有抱負、有韜略、有作為的政治家。劉邦稱帝,封呂雉為皇后,呂后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消滅分裂勢力鞏固統(tǒng)一的局面。劉邦去世,即位的惠帝劉盈年幼仁弱,呂太后掌握大權(quán)。惠帝死后,呂雉立劉盈子(其實并非劉盈之子,而是一宮女之子)為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后所殺,所以有怨言。呂后遂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疤柫罱猿鎏蟆?,呂后先后掌權(quán)達十六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tǒng)治者中的第一個。呂后當(dāng)政時,繼續(xù)推行休養(yǎng)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劉邦臨終前,呂后問劉邦身后的安排。她問蕭何相國后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后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quán),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事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在經(jīng)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在呂后統(tǒng)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jīng)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lǐng)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北魏馮太后》
千古一后--馮太后 馮太后,屬北燕皇族,漢人。14歲時被選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后被冊封為皇后。拓跋濬死后,馮氏操縱政權(quán),北魏獻文帝尊馮氏為皇太后。在馮氏的指導(dǎo)和輔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是太和元年(477)至十四年間一系列改革的實際主持者。謚文明。公元465年(和平六年)獻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太后執(zhí)政,定策誅殺丞相乙渾。獻文帝非太后所生,聽政后誅除太后內(nèi)寵。公元471年(皇興五年)獻文帝禪位于五歲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過問大政。公元476年(承明元年)馮太后毒死獻文帝,再度臨朝稱制達十四年。在統(tǒng)一中國北方的過程中,因連年征戰(zhàn),北魏國庫空虛,大量難民流離失所,地方豪強乘機兼并土地,官吏貪腐成風(fēng)。雄才大略的馮太后廣開言路,重用人才,接受重臣李沖等建議,突破重重阻力,推行了班祿制、均田制、三長制等三項改革,取得成功。北魏國力自此迅速增強,同時推動了鮮卑游牧文化走向先進的農(nóng)耕文化,對促進民族融和方面,也作出了貢獻。在中國歷史上,馮太后應(yīng)是最有作為的女政治家之一,為推動中國歷史前進,起到了可貴的作用。
《武媚娘傳奇》
至尊紅顏--武則天 武則天,名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說到女性參政時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名字。14歲入后宮為唐太宗才人,高宗時上尊號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后改名曌。稱帝后上尊號“圣神皇帝”,退位后改尊為“則天順圣皇后 。她聰明機智,城府深厚,計謀出眾。貌美如花,卻手段毒辣,以致能在殘酷的后宮爭斗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登上統(tǒng)率六宮的皇后之位。當(dāng)時,李世民日見年高老邁,年輕貌美的武則天開始與李治發(fā)生了曖昧關(guān)系。李世民駕崩后,武則天不得不被發(fā)配到感業(yè)寺,以后的生活只能青燈古佛,但武則天是一個絕對不會甘心了此一生的女性。她抓住了李治進寺祭拜父皇的機會,見到李治,百般訴衷腸,終于使得李治從此留戀感業(yè)寺,然后,一步步如愿以償?shù)貙⒆约航踊卮竺鲗m,在輔佐唐高宗李治近30年后,便親登帝位,自封“圣神皇帝”,改大唐為大周,成為中國封建史上空前絕后的正統(tǒng)女皇帝。她從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后執(zhí)政近半個世紀(jì),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然史冊,成為中國歷史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千古佳話。
《穆桂英》蕭太后
承天太后——蕭太后 蕭綽,小字燕燕,是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后,在歷史上被稱為“承天太后”,遼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歷史上統(tǒng)治中原二百年間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遼景宗繼位后,面對混亂的局面,的確想勵精圖治,大干一番事業(yè),但自幼身體一直不好,軍國大事除了依靠蕃漢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她的皇后蕭燕燕。遼景宗崩后,遼圣宗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后,攝政。蕭太后在攝政期間,勵精圖治,選用漢人,開科取士,消除蕃漢不平等待遇,勸農(nóng)桑,薄賦徭,內(nèi)政修明,軍備嚴整,綱紀(jì)確立,上下和睦,與宋講和,坐收歲幣之力,經(jīng)濟文化高度發(fā)展,使遼朝達到鼎盛時期。蕭太后的軍事閱歷十分豐富,統(tǒng)和二十二年閏九月,蕭綽以索要周世宗收復(fù)的關(guān)南地為名,大舉伐宋。在戰(zhàn)爭中,蕭太后能夠“親御戎車,指麾三軍”,率領(lǐng)數(shù)十萬大軍攻城野戰(zhàn),是歷史上少見的女中豪杰。正因為如此,蕭太后率軍把北宋部隊殺得大敗而歸。幾年后又與宋真宗確立“澶淵之盟”,開創(chuàng)了宋遼和平發(fā)展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
《垂簾聽政》慈禧
無冕女皇——慈禧 慈禧太后,咸豐帝的妃子,清穆宗生母,清德宗養(yǎng)母。同治帝尊為圣母皇太后,尊號為慈禧太后。清文宗治喪期間因與慈安太后分住煙波致爽殿東西暖閣,故也被稱為西太后。謚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 慈禧太后是晚清同治、光緒兩朝的最高決策者,以垂簾聽政、訓(xùn)政的名義統(tǒng)治中國近半個世紀(jì)。慈禧的一生幾乎與中國近代史相始終。慈禧在咸豐皇帝在世時,就常常幫皇帝批閱奏折,她從中學(xué)到了不少帝國大事,也正是從那時起,她就表現(xiàn)出了不同尋常的政治才能和判斷力,她對政治有著其他女人難以理解的興趣。咸豐皇帝駕崩,慈禧與恭親王商議和策劃了“辛酉政變”,正式開始她的第一次垂簾聽政。兒子同治帝之死成就了慈禧的第二次垂簾聽政,慈禧選擇了既是自己的侄子又是自己的外甥的光緒帝來繼承大統(tǒng),因為當(dāng)時光緒帝的年齡還小,嗜權(quán)如命的慈禧又可以重新掌握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了,從而走上大清王朝權(quán)力的巔峰,以致她垂簾聽政達近半個世紀(jì)之久。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系凱風(fēng)網(wǎng)獨家稿件,歡迎廣大媒體轉(zhuǎn)載,請點擊此處按要求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