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歷史】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病逝,享年105歲。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yōu)秀的翻譯佳作;她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nèi)外,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編輯:杜廣磊 圖/視覺中國
【社會歷史】楊絳與錢鍾書兩人相濡以沫63載,共同營造了最純凈的婚姻,錢鍾書不僅給了楊絳一個至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并以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的原話總結(jié):“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jié)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東方IC
【社會歷史】2012年1月,北京,平日里老人在家里還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家在楊絳心中處于人生核心地位。自與錢鍾書成婚后,楊絳一直甘愿做“灶下婢”,不辭辛勞地操持家務(wù)。在應(yīng)付一切家庭瑣事之余,楊絳還以驚人的膽識保護丈夫的手稿。1945年在上海,楊絳在日軍傳喚她時,拼命地把錢鍾書《談藝錄》手稿藏好,保證日后該書的順利出版。 東方IC
【社會歷史】中國小說學會副秘書長盧翎評價楊絳說:“楊絳的散文平淡、從容而又意味無窮??芍^‘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讀她的散文更像是聆聽一位哲人講述些煙塵往事,在平靜、平淡、平凡中有一種卓越的人生追求?!?視覺中國
【社會歷史】文如其人,與平樸的文風相對應(yīng)的,是楊絳低調(diào)淡薄的生活態(tài)度。據(jù)知情人介紹,楊絳每年都要“躲”生日,曾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機構(gòu)不要去她家看望,也不要祝壽。并表示:“我無名無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痹凇栋贇q感言》中,楊絳說道:“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視覺中國
【社會歷史】著名作家周國平曾評價說:“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著全部最寶貴的收獲平靜地上路”。楊絳老人走了,她低調(diào)樸實的生命哲學、她一生寫就的等身著作、與錢鍾書先生留給后世的愛情佳話,值得被我們所有人記住。 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凱風智見:清朝極品敗家子之載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