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藏】1996年,有一個女人被稱為“世界民間工藝大師”,她也是首位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中國人。聽著大家稱她“大師”,這位從未出過縣城,已經(jīng)76歲的大娘,咧著幾乎掉光牙的嘴說:“我就是一個農(nóng)民”。
【文化典藏】她叫庫淑蘭,出生于陜西旬邑縣的赤道鄉(xiāng)王村,在一個沒有圍墻的土窯洞里住了一輩子。村里人都以她為傲,這個認字不多的小腳女人,用一把生銹的剪刀,竟然將剪紙貼到了國外的博物館里。
【文化典藏】2004年,84歲的老人因病去世,小編沒有機會再見到這位“剪花娘子”,但她的故事,她的手藝,有人一直不敢忘記。
【文化典藏】庫淑蘭雖然是農(nóng)民,但她也讀過書。15歲那年跟著母親學(xué)習(xí)剪、裁、繡、縫、編,從此著了迷。
【文化典藏】當時大伙兒把剪紙做得出色的婦女稱為“花匠”,手巧的庫淑蘭就是其中一個。后來她帶著精心繡好的嫁妝,連同念過的書本、一方硯臺和一把口琴嫁了人。
【文化典藏】農(nóng)活的繁重,拉扯大三個孩子很辛苦,但庫淑蘭總是很樂觀。特別是當大樹、麻雀、小孩的笑臉,在紙上“活”了過來,庫淑蘭更是開心地笑了。
【文化典藏】“剪花娘子”這個名號也來得十分玄妙,1985年庫淑蘭失足摔落在家前的黃土溝里,昏迷了40多天,當大家要為她準備后事的時候,她卻精神爍爍地醒了過來,并神奇地自稱自己是“剪花娘子”。
【文化典藏】“剪花娘子”的造型,是她剪子之下最常出現(xiàn)的題材。
【文化典藏】“剪花娘子”的造型,是她剪子之下最常出現(xiàn)的題材。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