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遼寧丹東,46歲的于海龍是一名農(nóng)村初中的普通教師,教了22年書的他卻成了不能被理解不能被接納的對象,甚至提及于海龍,有人會給他貼上“有病”的標(biāo)簽——這一切均源于于海龍從10年前開始的的撿垃圾,即當(dāng)?shù)厝怂f的撿破爛兒。棋簿紫/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
最初的時候,看到學(xué)生將飲料瓶子和廢舊電池隨意丟棄,于海龍就默默地?fù)炱饋?,他希望校園能干凈些,更希望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學(xué)生。漸漸地,于海龍將撿垃圾的范圍延伸到校園外圍,垃圾也越撿越多,最多的時候16000多個飲料瓶子占據(jù)了房前屋后,于海龍的家儼然一個小型的廢品收購點(diǎn)。
于海龍的妻子和收廢品的在對賬。于海龍的妻子一邊對賬一邊說,“總共是330斤,還不到8000個瓶子,最多的時候一年將近兩萬個呢。”
拿著賣飲料瓶子的300多塊錢,于海龍開心得像個孩子?!斑@是我一年撿垃圾的收入,又能幫助一個學(xué)生了?!?
盡管如此,于海龍撿垃圾的行為還是招來了外界的非議,有人認(rèn)為一個教師撿廢品是不務(wù)正業(yè)有損教師形象的表現(xiàn)。說起這些,于海龍十分委屈,“我有病?我需要治療?教師應(yīng)該有什么形象?教師怎么就不能撿垃圾?再說了,撿垃圾我都是在業(yè)余時間去做,我沒病?!眻D為10年中,于海龍已經(jīng)撿了四個編織袋的廢舊電池,但他不知道要把它們送到哪里、怎么銷毀。
于海龍說,“這些飲料瓶子還有其他垃圾原本就不屬于我,所以賣出去的錢就不能屬于我,必須得捐出去,統(tǒng)統(tǒng)捐出去,一分不留?!?
10年來,凡是雨天放學(xué),于海龍都會帶著修好的雨傘守在學(xué)校門口,看到?jīng)]帶雨具的同學(xué),他就遞過去一把?!坝械耐瑢W(xué)用完了會送回來,有的用完了會當(dāng)垃圾丟掉我就再去撿回來,還能接著用?!?
事實(shí)上,于海龍的家境的確不富裕,在市面上基本看不到的“大肚子”電腦,還是于海龍多年前花100多元從舊貨市場淘來的。于海龍說舍不得花八九百換顯示屏,能用就行。
于海龍的母親今年69歲,因?yàn)?年前患了股骨頭壞死,所以,每一天給母親做足底按摩是于海龍必須的功課。
于海龍的課件對女兒幫助很大,繼而他將課件推而廣之,從初中的物理化學(xué)一直做到高中的物理化學(xué),凡是有需要的,他都免費(fèi)提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