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季,氣溫升高、草木復蘇,人們滿懷希望迎接春天的腳步。而這時,一種“不和諧”的天氣也總是選擇春季來打擾我們的生活,那就是沙塵天氣。沙塵天氣是指風將地面塵土沙礫卷入空中使空氣混濁的天氣現(xiàn)象的統(tǒng)稱,沙塵天氣是我國北方地區(qū)主要災害性天氣之一。例如2017年5月6日開始我省多地出現(xiàn)了沙塵暴和強沙塵暴。當時長春城市空間被一片無邊無際的黃沙籠罩,遠處的高樓大廈仿佛置身于空中,變成一片灰蒙蒙的海市蜃樓。5月6日12時許,長春市的空氣質量由一早的良好,在4個小時內迅速飆升至重度污染,AQI指數(shù)突破500,PM10指數(shù)更是一路飆升,17時PM10指數(shù)達到2000。
| 沙塵天氣的等級劃分
沙塵天氣等級主要依據(jù)沙塵天氣發(fā)生時的水平能見度,同時參考風力大小進行劃分。沙塵天氣劃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強沙塵暴、特強沙塵暴五個等級。
1、浮塵:無風或風力≤3級,沙粒和塵土漂浮在空中使空氣變得渾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0km。
2、揚沙:風大將地面沙粒和塵土吹起使空氣相當渾濁,水平能見度在1km~10km。
3、沙塵暴:強風將地面沙粒和塵土吹起使空氣很渾濁,水平能見度在0.5km~1km。
4、強沙塵暴:強風將地面沙粒和塵土吹起使空氣非常渾濁,水平能見度0.05km~0.5km。
5、特強沙塵暴:強風將地面沙粒和塵土吹起使空氣特別渾濁,水平能見度<0.05km。
| 為什么我省的沙塵天氣主要在春季產(chǎn)生?
一般而言,沙塵天氣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沙源,即必須有一定規(guī)模沙(塵)物質儲備的地區(qū),也就是熟知的“沙源地”,如沙漠、沙地、戈壁、干涸湖泊、大片裸露干燥疏松、無植被覆蓋的荒漠化土地、大范圍干燥未耕種的土地等。二是必要的氣象條件,主要表現(xiàn)為大氣具備強的熱力不穩(wěn)定,貼近地面產(chǎn)生大風,將沙塵吹起,由上升氣流將其輸送到較高的空中,再由中低空的急流將沙塵“運輸”到較遠的地區(qū),由于沙塵自身的重量,傳輸過程中伴隨沉降,為沿途地區(qū)“制造”了沙塵天氣。由此可見,在春季這兩個條件更容易具備。首先我國的西北的大部分地區(qū)和蒙古高原這時干旱少雨,地表干燥裸露,再加上大范圍的荒漠化土地,成為豐富的沙源。從氣象因素來看春季冷空氣頻繁東移南下,“余威”尚在,經(jīng)過西北或蒙古高原時地面冷鋒前對流單體發(fā)展成云團或颮線,有利于沙塵暴發(fā)展加強。如果風持續(xù)的時間很長,形成懸移的沙塵便能夠被輸送到我省,所經(jīng)過的地區(qū)就會出現(xiàn)沙塵天氣。
| 我省哪些地區(qū)沙塵天氣最多?
我省的白城、松原最易產(chǎn)生沙塵天氣,這是因為如果強冷空氣經(jīng)過我國西北地區(qū)東移或經(jīng)過蒙古高原南下時造成了沙塵暴,都可能因最先移動到白城、松原而給白城、松原送來浮塵、揚沙甚至沙塵暴。另外白城、松原春季天氣特點也是干旱、風大,導致本地遼闊的鹽堿地和大片的耕地地表干燥、疏松,冷空氣經(jīng)過時,如果風力很大,本地也可能“自產(chǎn)”沙塵天氣。
當上游出現(xiàn)了很強的沙塵暴時,我省中部的長春、四平、遼源、吉林和通化北部有可能會“輸入”沙塵天氣,中部地區(qū)沙源和大風條件都比西部的白城、松原弱,所以也有可能“自產(chǎn)”浮塵、揚沙天氣,但“自產(chǎn)”沙塵暴的可能性較小。
由于沙子顆粒較大,不易形成懸移,不能長距離移動,又由于長白山的地形阻擋作用,風速變小,所以每次我省西部、中部出現(xiàn)了強沙塵天氣,當移動到我省的東部地區(qū)或東南部地區(qū),風速減弱到一定程度后,浮塵就會降落,出現(xiàn)降塵天氣。所以我省的東部地區(qū)和東南部地區(qū)相比較沙塵天氣最少,且一般只有降塵,少見揚沙,沒有沙塵暴。
| 沙塵天氣危害的防御
沙塵由粗沙粒和大量細顆粒物(粉塵)組成,沙粒大小多集中在0.1~0.5mm,粉塵則在0.0039~0.25mm,其中粒徑≤10μm的細顆粒物可隨呼吸進入呼吸道深處,粉塵顆粒表面富集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引發(fā)呼吸道疾病。在沙塵及沙塵暴天氣期間,由于空氣中沙塵氣溶膠和有害物質的濃度驟然升高,大氣污染嚴重,可引起人群的急性效應,特別是對老年人群的健康危害會加劇。所以從人們健康角度,如遇到沙塵天氣,需做好防風防沙準備,及時關閉門窗,注意佩帶口罩、紗巾等防塵用品,以免沙塵對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損傷。另外從安全角度還要加固圍板、棚架、臨時搭建物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 密封好精密儀器,妥善安置易受沙塵暴影響的室外物品;能見度較低時,駕駛人員應控制速度,確保安全。
我省氣象部門發(fā)布的沙塵(揚沙、浮塵、沙塵暴)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并附有相應的防御指南,供相關部門和公眾防御沙塵天氣時參考。
我省近十年每年沙塵天氣平均次數(shù)為8.4次,往年基本上到了5月的時候,會出現(xiàn)2次以上的沙塵暴天氣過程。今年還未出現(xiàn)沙塵暴天氣,只是在4月8日出現(xiàn)了一次浮塵天氣,在4月20日出現(xiàn)了一次沙塵天氣,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但我省5月份上旬仍可出現(xiàn)沙塵天氣,所以還是要關注沙塵天氣預警,提前做好應對沙塵天氣的準備。
| 公眾應如何防范?
公眾要做好防風、防沙塵措施,預防呼吸道疾病,減少外出。大風地區(qū)需做好棚架、廣告牌、簡易搭建物及設施農(nóng)業(yè)的加固工作,減少或避免高空作業(yè)。此外,要注意防范沙塵天氣對交通運輸?shù)牟焕绊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