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一詞最早見于唐代《百花譜》,并且被稱為“花中神仙”。種植海棠在唐宋都很流行,海棠在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據(jù)北宋《冷齋夜話》載,唐明皇李隆基召見楊貴妃,貴妃醉顏殘妝,不能行拜,唐明皇很是憐愛,說她就像海棠花沒睡醒一樣美麗可愛,這就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
海棠是薔薇科蘋果屬的灌木或者小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冬天的芽呈現(xiàn)卵形,先端漸尖,微被柔毛,紫褐色,有數(shù)枚外露鱗片。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果實近球形,直徑2厘米,黃色,長3-4厘米?;ㄆ?-5月,果期8-9月。海棠一般生長在平原或山地,海拔在50到2000米不等,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陜西、江蘇、浙江、云南等地。
據(jù)說四川就是海棠的老家,宋人沈立的《海棠百詠》第—首就這樣寫道:“岷蜀地千里,海棠花獨艷。萬株佳麗國,二月艷陽天?!彼^“二月艷陽天”,說得肯定是春海棠。不過在四川,木本海棠春天開過花后,有時秋天也要開放。四川的海棠多,還一年兩季開放,加之又是海棠的產(chǎn)地,所以到過四川的文人,多有詩詞吟誦。
春分一候的花信是“海棠”,一樹海棠開,春日提前來,海棠花開代表著春天到來。海棠的花期是四到五月份,花期為一個月。不同品種的海棠開花時間也有不同,我國常見的海棠種類有西府海棠、貼梗海棠、垂絲海棠、湖北海棠、四季海棠、木瓜海棠、八棱海棠等。其中,四季海棠開花最為頻繁,花期從三月能持續(xù)至十二月,一年開花不斷。海棠不僅種類品種眾多,也因其艷美高雅,濃淡適中深受人們的喜愛,被賦予了“蜀客”“蜀錦”“川紅”“瓊花”等別致雅稱,還有“花貴妃”“花尊貴”的稱呼,也被譽為“國艷”。
文人墨客筆下的海棠風(fēng)情萬種,初春料峭時的海棠“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仲春雨后的海棠“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正值花期的海棠“春教風(fēng)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秋露秋雨中的海棠“庭下秋棠開紫綿,映風(fēng)含雨凈娟娟”,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因氣象改變而呈現(xiàn)出萬千姿態(tài)。然而海棠花的開花時間和花期長短與氣候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比如光照、溫度等氣候因子都會影響海棠花開花的早晚。同樣,當(dāng)氣候反常時也會出現(xiàn)特殊情況。
2017年11月初的南京,溫度已經(jīng)到了個位數(shù),在長干門附近的幾株海棠花卻二次盛開了,幾乎無葉的海棠樹上,既盛開著艷麗的花朵,又結(jié)滿了熟透的果實,形成了“花果同樹、花果同枝”的奇觀。這是因為這種海棠叫紫花海棠,紫花海棠是晚花品種,一般是在四月初到四月中旬開放,由于當(dāng)年的溫度冷熱交替,花卉誤認為“春天來了”,于是便形成了這種奇觀。
我們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讓海棠提前開花或者延長海棠的花期。每年春季開花一次的海棠花,如采用降溫、減水、遮光等方法,能使它在當(dāng)年的秋季再次開花。具體方法是在7月上旬把盆栽的海棠花樹移到避雨的陰涼處進行降溫,減少光照,控制澆水。澆水量要逐漸減少,減至使植株葉片發(fā)黃自行脫落為止,以促使其休眠。然后繼續(xù)少量澆水。這樣經(jīng)過35-45天的休眠期,再將植株置于全光照下,澆透水,加施液肥,使之蘇醒萌發(fā)新芽。再經(jīng)過7-10天,就能見到鮮艷奪目的海棠花。
中國人民如此喜愛海棠,根本是在于它豐厚的文化內(nèi)涵,人們稱贊它是“百花之尊”“花之貴妃”,同時將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麗和萬事吉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