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古董市場越來越看不懂,一方面是國際市場的屢創(chuàng)天價,古董價格一路飆升,國際大牌行賺得笑逐顏開;另一方面是國內古董市場的冷冷清清,古玩實體紛紛倒閉關門。面對這般情景,已深深傷害了國內廣大收藏家的心,目前國內收藏業(yè)界一片茫然,敢問民藏的出路在何方?
針對目前嚴峻的民間收藏市場現狀,本人特提出以下八點建議,望能提供一些啟發(fā)和思路。
一、政策是古玩市場繁榮的重要因素
目前民間收藏的合法性已不容置疑,任何極左的和極右的思潮都無法阻擋民藏合法的滾滾洪流。任何政策的出臺都要符合國情,都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不負責任地一刀切。這也是廣大收藏家和民藏從業(yè)者的真情呼喊,也是符合國家文化興國之重大國策的一部分。
二,把握國際古董話語權的重要性
目前國際古董交易中心有向港澳集聚的明顯趨勢,這是中國搶奪古董市場國際話語權的最佳窗口期,如果不把握這個機會,中國將再次失去國際古董話語權的機會。其后果會對中華文化圈的全面文化復興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三,內地積極與國際接軌的必要性
國家可以試點把深圳、廣州、珠海納入國際港澳文化古董圈,與國際市場全面接軌,引領中國古董市場的全面轉型和中華文化的全面復興。其次再把北京、杭州、上海作為第二批文化藝術品市場試點城市,推動藝術品市場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四,藝術品金融迫在眉睫
藝術品金融可以采用多種模式進行試點,第一種是全面推廣民間博物館,以民間博物館為主體向銀行融資,實行法人負責制。有資金的投資者可以作為民間博物館的股東,博物館以合適的市場價向民藏征集藏品,這樣既保護了大量民藏品,又讓藏品發(fā)揮教育和欣賞作用,博物館的投資者也得到了經濟和榮譽的補償,大家各得所需。
第二種模式是以執(zhí)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藝術品會所對接銀行金融模式,個人的藏品可以由會所按雙方都可接受的市場價進行收購。
第三種模式是以個性化的藏品經權威鑒定,評估后,在銀行抵押貸款模式。這種模式存在藏品的保管和存放的風險。
以上幾種模式可以引入藝術品保險的方式以降低和分擔風險。
五,收藏品斷代鑒定的重要性
收藏品斷代鑒定非常重要,決不能把仿品當真品備案。古董鑒定是非常嚴肅的課題,不管民藏屬于什么合法來源,都要以藏品說話,采用目檢和科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鑒定為好。因此制定斷代鑒定標準是有關部門支持民藏的重要工作內容。
六,及時開展民間藏品的普查備案工作
研究如何進行民藏普查,如何進行價值評估,如何進行民藏備案作為制定民藏政策的重點所在。這是重大的民生問題牽涉到幾百萬乃至幾千萬從業(yè)者的就業(yè)問題,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七,健康的藝術品市場影響經濟安全
目前國內古玩市場的混亂局面亟待扭轉,否則大量資金和藏品都會流向國際市場,對中國的整個收藏事業(yè)都會造成重大打擊。對國家文化復興事業(yè)也會造成重大的不良影響,如何讓民藏品留在國內,如何讓藝術品市場資金在國內暢通,如何使藝術品市場在國內興旺發(fā)達,這些都是相關部門執(zhí)政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標。
八,需站在民族和歷史的高度看問題
我們要從長遠的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要為子孫后代負責的角度全面考慮問題。目前投資市場極不正常,本來國際上股市、樓市、藝術品市場是三大投資方向,但目前國內股市不溫不火、藝術品市場很少有人涉足、房地產市場高歌猛進。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可以提高整個民族素質;房地產市場的過度投機,泡沫破裂,會造成極大的金融風險,美國的次貸危機和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裂造成重大經濟危機都是最好的警示。
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后代變成房奴的后代、及物質高于一切的后代,過份物質化的結果會使國民素質嚴重下降及生活負擔不斷加重。所以培養(yǎng)藝術品古董市場也是國家文化戰(zhàn)略的重要抉擇。
歷史將會褒獎一切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