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印度孟買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41次全會正式批準棒球/壘球、板球、腰旗橄欖球、棍網球和壁球成為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競賽項目。此外,舉重、現(xiàn)代五項因積極整改自身問題得以基本保住各自的奧運席位,只有拳擊因其國際組織的管理問題能否亮相洛杉磯奧運會還懸而未決。
2023年10月16日,在印度孟買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41次全會的現(xiàn)場。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奧運會項目的調整變化,歷來反映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趨勢。從這次洛杉磯奧運會項目設置來看,東道主偏好、青少年興趣、新市場潛力以及項目自身發(fā)展狀況等,都是國際奧委會決策考量的重要方面。
東道主優(yōu)先
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改革路線圖,《奧林匹克2020議程》《奧林匹克2020+5議程》提出,奧運會的項目設置應更加靈活、更具創(chuàng)新、更可持續(xù)、更注重性別平等。于是,國際奧委會在2014年決定,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不再限定為28個大項,舉辦國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靈活確定;除了可在28個原有奧運大項中選擇外,還可有3-5個新增臨時項目,且新增項目既可以是曾在奧運會上出現(xiàn)過的項目,也可以是全新的項目。
在這一框架規(guī)定下,2020年東京奧運會(棒球/壘球、空手道、滑板、攀巖、沖浪)、2024年巴黎奧運會(霹靂舞、滑板、攀巖、沖浪)和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滑雪登山),在東道主的提議下均增設了新的競賽項目。這次洛杉磯奧運會設項,無論是棒球/壘球、棍網球的重返,還是腰旗橄欖球和壁球首次入奧,都再次表明,東道主的傾向至關重要。
在美國,最受歡迎的夏季體育項目中棒球和橄欖球可躋身前三。棒球/壘球曾在1992年至2008年間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此后連續(xù)兩屆奧運會均無緣,直到東京奧運會在東道主日本的建議下得以重返奧運舞臺。雖然明年巴黎奧運會棒球/壘球又將缺席,但洛杉磯奧運會再度回歸早在外界意料之中。
資料圖:腰旗橄欖球比賽。新華社記者 王麗莉 攝
作為美式橄欖球的一種變形,腰旗橄欖球是一項非接觸性運動,比賽目標是移除掛在對方球員腰部的“旗子”。曾七次奪得超級碗冠軍的傳奇四分衛(wèi)湯姆·布雷迪從小學到高一都在參加腰旗橄欖球比賽。棍網球和壁球在北美也較為流行,尤其是起源于北美原住民的棍網球。
雖然在孟買的國際奧委會全會上,有非洲地區(qū)的委員以腰旗橄欖球和棍網球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得不夠廣泛提出疑慮,但全會最終還是以一攬子“打包”表決的方式通過了將這五個候選項目一并納入洛杉磯奧運會的提議。有分析認為,如果是五個項目逐一進行表決,五個項目能否悉數(shù)過關則不好說。
對于洛杉磯奧運會新增大項,巴赫評價說:“它們將標志性的美國體育推向世界,同時將國際體育帶到美國?!笔聦嵣?,這一表態(tài)也從側面道出了東道主在設項選擇上的優(yōu)先權。
開拓新市場
相比之下,洛杉磯奧運會新增五個大項中,只有板球在美國受關注程度較低。有分析認為,洛杉磯奧運會引入板球,更多是出于開拓南亞和2032年奧運會舉辦地澳大利亞的市場。
巴赫在孟買全會期間曾表示,板球入奧將幫助奧林匹克運動接觸到此前很少甚至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的地區(qū)。
印度男子板球隊在杭州亞運會上。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板球運動起源于英國,盛行于印度、澳大利亞、南非等英聯(lián)邦國家。特別是印度,板球之于印度就好似足球之于巴西。有報道稱,擁有全球板球明星的印度板球超級聯(lián)賽有著雄厚的財力。隨著板球入奧,奧運會在印度的轉播收益將至少提升1億美元。
從項目上來說,板球對于比賽裝備和場地的要求較高,再加上文化差異等,其在全球推廣相對緩慢。不過,依靠龐大的人口基數(shù),僅印度、巴基斯坦等傳統(tǒng)上熱愛板球的國家就構成了近25億人口的市場。同時,以印度為主的財團正在將這項運動推向更廣闊市場,今年剛剛創(chuàng)立的美國板球職業(yè)大聯(lián)盟便得到了眾多印度富豪和名人的支持。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巴赫承認,板球入奧將為奧運會帶來頗豐的經濟收益,但“這只是結果”?!皧W運會引入板球是因為這項運動在國際上日趨重要,在美國也越來越重要,奧運會希望把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納入其中?!?/p>
考慮板球在澳大利亞同樣有較高的關注度,2032年布里斯班奧運會將板球保留下來的可能性很大。
主動變革還是等待剔除
國際奧委會孟買全會通過了將舉重和現(xiàn)代五項重新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的提議。此前,舉重、現(xiàn)代五項和拳擊沒有出現(xiàn)在洛杉磯奧運會的“初步設項清單”中。國際奧委會表示,鑒于現(xiàn)代五項和舉重正按要求努力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全會遂同意洛杉磯奧運會保留這兩個項目,但拳擊的未來仍然待定。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直言,現(xiàn)代五項在國際上已經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運動員人數(shù)很少,參與門檻較高,年輕一代也對此不太感興趣。尤其是馬術項目,這項運動對年輕人而言參與成本高昂,對組委會來說,花大價錢提供馬匹也有壓力。此外,由于馬匹質量不同,一直有關于比賽公平性的質疑。
10月16日,記者在國際奧委會新聞發(fā)布會上提問。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針對國際奧委會提出的要求,國際現(xiàn)代五項聯(lián)盟積極進行自我革新,開始尋找新比賽項目來替代馬術,最終決定用障礙賽跑替代馬術的比賽方案,來降低辦賽成本和復雜性。
針對國際奧委會指出的興奮劑問題,國際舉重聯(lián)合會也積極改革,將其反興奮劑管理按慣例委托給國際檢測機構(ITA),并將其裁定權交由體育仲裁法庭(CAS)。這得到了國際奧委會認可,因此也得以繼續(xù)留在奧運會當中。
而在國際奧委會全會決定撤銷對國際拳擊協(xié)會(IBA)的認可后,國際奧委會還沒有認可新的拳擊比賽的管理機構。因此,拳擊是否能留在洛杉磯奧運會依舊待定。
如果不算拳擊,洛杉磯奧運會目前已有33個大項,與東京奧運會大項數(shù)量持平,比巴黎奧運會多一個大項。奧運會增設項目,固然可以提升吸引力、開拓新市場,但同時也會造成運動員人數(shù)規(guī)模擴大,給舉辦國增添負擔和壓力。如果國際奧委會堅持將奧運會參賽運動員人數(shù)控制在10500人以內,那么這意味著其他大項必須削減各自的小項和參賽人數(shù),而這勢必又是一場艱難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