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一位病程10年的Ⅰ型糖尿病患者,一直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近期,小王發(fā)現(xiàn)她臍周有兩個突出的“大包”,這兩個包與打胰島素有關嗎,會影響對血糖的控制嗎?
選擇適宜的注射裝置,在正確的部位進行注射,并規(guī)律進行注射部位的輪換,不僅可以避免注射相關并發(fā)癥,減少血糖波動,還可以使糖尿病治療更加有效。
今天,就請?zhí)怯褌兏S內分泌科的醫(yī)護人員,了解一下注射胰島素的學問。
胰島素的常用注射部位
目前,糖友們在家使用的糖尿病注射藥物均需皮下注射。通過特定的注射裝置,把藥物注入到皮下脂肪組織中,根據不同的起效時間及作用特點,在一定時間內發(fā)揮降糖作用。
包括臍周2.5cm以外的雙側腹部、雙側大腿前外側的上1/3處、雙側臀部外上側以及上臂外側的中1/3處,都可以進行皮下注射。
由于方便操作,腹部是很多糖友最常選擇的注射部位。簡單地講,把拳頭放在肚臍上,一拳以外的雙側腹部都可以進行皮下注射。
選擇注射針頭有講究
目前,糖友們最常用的注射工具為有針注射筆、無針注射器、胰島素泵,可以根據個體情況和糖尿病??漆t(yī)生、護士討論后選擇。
大部分使用有針注射筆的患者需要使用注射針頭,目前可選擇的針頭長度最短為4mm,最長為8mm??傮w而言,針頭越短安全性越高。
中國成人皮膚的平均厚度約為2mm左右,雖然不同部位皮下脂肪厚度有很大差異,大多數(shù)成人選擇4mm、5mm針頭均可以垂直注射,在脂肪較少的部位則需捏皮注射。對于幼童及非常瘦的成人,建議選擇4mm針頭,并需捏皮注射。
短效胰島素首選腹部注射
不同注射部位藥物吸收速度一樣嗎?胰島素在不同部位吸收速度是有差異的??傮w而言,腹部最快,臀部、大腿次之。因此,大腿或臀部是注射基礎胰島素的首選部位。短效胰島素宜首選腹部進行注射。
對于含有一定比例短效胰島素的預混胰島素,如果在早餐前首選腹部注射;如在晚餐前推薦選擇臀部或大腿進行注射,以減少夜間低血糖發(fā)生的風險。
超短效(速效)胰島素類似物、GLP-1受體激動劑的吸收不受注射部位的影響,因此可在上述范圍內選擇任一部位進行皮下注射。
留意這些注射并發(fā)癥
皮下脂肪增生注射部位的皮下組織出現(xiàn)增厚和硬化樣改變,主要與胰島素使用時間長、不輪換注射部位、重復使用注射針頭有關。開頭提到的糖友小王,肚臍周圍的“大包”就是典型的皮下脂肪增生。如此時繼續(xù)在脂肪增生部位進行注射,雖然可能會使疼痛感減輕,但注射的胰島素不能正常吸收,導致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動。曾有糖友發(fā)現(xiàn)自己血糖居高不下,擅自增加胰島素劑量,導致后續(xù)嚴重低血糖的發(fā)生。
應對:如果注射部位出現(xiàn)脂肪增生,應立即停止在相應部位進行注射,脂肪增生一般會在停止注射后緩解或消退。
脂肪萎縮脂肪細胞缺失,造成皮膚不同程度凹陷,主要與局部免疫反應相關。如繼續(xù)在凹陷處注射,不僅會加重局部的免疫反應,造成更多的脂肪細胞缺失,還可能把胰島素注入到肌肉層,造成胰島素吸收過快、注射痛等問題,進而造成血糖波動。
應對:如果注射部位出現(xiàn)了凹陷,請立即停止在凹陷處注射,更換注射部位,并盡快到內分泌科就診。
疼痛注射降糖藥物大多數(shù)不會有明顯的銳痛,如果經常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銳痛,可能與以下幾個常見的因素相關:針頭過長或未正確捏皮導致針尖傷及筋膜、肌肉(偶爾出現(xiàn)一次,無需過度擔心);重復使用針頭;對注射存在恐懼心理。
應對:掌握正確的注射技能,選擇更小更細的針頭,避免重復使用針頭,克服自我注射的恐懼感,都有助于減輕疼痛。
出血和淤血皮下注射的針頭通常較小,注射完畢后按壓10秒鐘左右,大部分糖友不會出現(xiàn)皮膚出血或淤血的情況。極少數(shù)情況下,針頭刺破皮下血管,可能會導致少量出血。
應對:延長按壓時間直至不出血即可。如果正在服用抗凝藥物或存在凝血功能異常,則需要根據個體情況,延長按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