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個觀點:斷舍離,這一觀點引發(fā)了一個生命哲學問題——人應該活在當下。事實上,即便是家中不會用到的物品,扔掉它這件事都是很難做到的?,F(xiàn)在的社會不像以前那樣物資缺乏,根本不愁買不到東西,所以很多人有時候腦子一熱就會去買許多亂七八糟用不上的東西,想要“斷舍離”,卻發(fā)現(xiàn)什么都斷不了,這種行為心理學家認為,其實有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
為什么很多人都做不到“斷舍離”?
1、貪婪
基本上很多人的家中都有很多不用的東西,每次搬新家的時候都告訴自己,以后再也不要買這些沒有用的,下次就把它們丟掉,結果下次搬家的時候,還是會帶著它們,惡性循環(huán)就這樣形成了,所以沒有用的東西越來越多。這些無法斷舍離就可以看出人本性中貪婪的一面。應該扔的東西不想扔,好似是在安慰自己沒有花冤枉錢,東西都還在這里??墒掷镉羞@么多東西,等到需要買的時候,卻無能為力。
2、愛囤貨
很多年輕朋友都喜歡囤生活用品、囤化妝品、囤球鞋,這樣的行為在其他人看來很神奇。對這種“買回來就是不用擺著,看著心里都很舒服”心理,相信不少人都有,松鼠不停地囤積堅果是天性,但人并沒有這種天性。
3、沉迷于過去
曾經(jīng)有一條新聞,講一個老爺爺平時就喜歡收集一些瓶瓶罐罐或者垃圾袋,把自己的房子搞得像垃圾站一樣,有人認為這樣的環(huán)境對老人很不好想勸阻他,卻被老爺爺直接拒絕。后來經(jīng)過調解才知道,原來老爺爺?shù)暮⒆雍茉缫郧熬宛I死了,老爺爺說自己那天好不容易賣了一些廢品買了一個饅頭回去,卻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餓死。從那之后,老人就開始囤積各種垃圾,當作對孩子的補償。老人的這種執(zhí)念是思念孩子的一種方式,但過度沉迷于過去將會失去現(xiàn)在或者將來。
現(xiàn)在的人因為太過于在乎自己的得失,所以總是很難舍棄什么。但其實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如果沒有辦法斷舍離,那就沒有辦法與之前的自己告別。心理學家認為,斷舍離從表面上看,雖然是一種家居收納的技巧,但更是一種活著當下的人生觀。無法斷舍離的人,說明內(nèi)心牽絆太多,但其實每一次斷舍離,都可能意味著一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