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年12月21日,湖北省漢陽府(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一名叫葉志洗的藥店老板,迎來了自己的長子,取名叫葉名琛。
葉名琛家里環(huán)境比較優(yōu)越,父親又初通文墨,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葉名琛從小就熟讀詩書,與弟弟葉名灃“以詩文鳴一時”。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那就是“學霸”。
有一天,葉志洗的藥店來了一個算命先生。葉志洗給兩個兒子各算了一命。算命先生算出葉名琛仕途順暢,葉名灃財運亨通。特別是葉名琛,將來是要“輔佐帝王”的葉志洗很高興,打發(fā)了算命先生十兩銀子。
不知道是不是算命先生的功勞,總之葉名琛參加科舉考試時,一路高歌猛進。他17歲考取貢生,26歲考中進士,38歲被提升為廣東巡撫,46歲授任兩廣總督。
在清朝時期,像葉名琛這樣沒有家族背景、又不是八旗子弟的人,能在三四十歲就擔任總督、巡撫級別的封疆大吏,實屬罕見。
在清朝晚期,時局震蕩,變亂紛起,用李鴻章等人的話來說,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許多總督、巡撫因為應對不力,沒幾下就革職的革職、下馬的下馬,狼狽收場。葉名琛不管是當廣東巡撫還是當兩廣總督,都做得穩(wěn)穩(wěn)當當。
不僅如此,1855年,咸豐皇帝還先后加封葉名琛為協(xié)辦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清朝沒有設置宰相的職位,大學士承擔了宰相的部分職責,向來被視為宰相。這就是說,葉名琛50歲不到,就當上了宰相,位極人臣,步入了人生的巔峰。
不幸的是,葉名琛在前半生耗盡了他所有的好運,接下來就要面對命運的捉弄了。
其實,在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兩廣總督一職是個發(fā)財?shù)姆嗜保騺頌榘似熳拥芩皦艛唷?。不過,鴉片戰(zhàn)爭之后,廣東成了與西方列強抗戰(zhàn)的前沿陣地,兩廣總督就變得有些危險了。從1840年到1911年,朝廷一共任命了34名兩廣總督,其中相當一部分下場很慘:輕者革職問罪,重者死于非命。
葉名琛就是屬于死于非命的一類人。
1856年12,英國以“亞羅號事件”為借口,法國以“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組建了英法聯(lián)軍,聯(lián)合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當時,英法聯(lián)軍一共有5600余人,來到了珠江口,對廣州發(fā)起炮轟。葉名琛是怎么應對的呢?他在奏報咸豐皇帝時說:“默念與洋人角力,必不敵,既恐挫衄以損威,或以首壞和局膺嚴譴,不如聽彼所為,善藏吾短?!狈g成大白話,就是洋人那么厲害,打是打不過的,不如任其為所欲為吧。有的人則總結為不戰(zhàn)、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當然,葉名琛也不是毫無作為。大敵當前,他還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備戰(zhàn)。他發(fā)布告示,懸賞殺敵:“英夷攻擾省城,傷害兵民,罪大惡極……但凡見上岸與在船滋事英匪,痛加剿捕,準其格殺勿論,仍準按名賞三十大元,解首級赴本署呈驗,毋稍觀望?!蓖瑫r,下令整備團練,用裝滿火藥的沙船和點燃的筏子對英軍軍營進行騷擾。清朝四大水師之一的廣東水師,雖然船只規(guī)模很小、武器裝備落后,可也憑借英勇的攻擊給英法聯(lián)軍艦船制造了一些麻煩。
然而,清軍與英法聯(lián)軍的差距,實在太大了。12月28日。英法聯(lián)軍在最后通牒的期限到了后,對廣州發(fā)起猛烈進攻。雖然清軍都統(tǒng)來存、千總鄧安邦等率部頑強抵抗,可到第二天,英法聯(lián)軍就攻陷了廣州。廣東巡撫柏貴、廣州將軍穆克德訥向英法聯(lián)軍投降。
葉名琛拒絕投降,也沒有逃跑,而是戴好頂戴花翎,穿上正式官服,端坐在兩廣總督府的大堂之上,等著英法聯(lián)軍的到來。
英法聯(lián)軍將葉名琛俘獲后,帶到英軍“無畏號”艦船上。后來,又帶去了印度的加爾各答。
在艦船上,葉名琛受到了英軍軍官的尊敬。當有英軍軍官登上艦船上,會對葉名琛脫帽致意。葉名琛也按照西方禮節(jié),脫帽還禮。洋人知道葉名琛精通書畫,請他寫詩作畫,他也全部滿足要求,只是在落款處寫了“海上蘇武”4個字。
葉名琛希望學習西漢名臣蘇武的做法,雖然被敵人俘獲,也英勇不屈,始終保持高尚氣節(jié)。
很多人不明白,葉名琛為什么不投降或者逃跑呢?大敵當前,這樣做的清朝官員為數(shù)不少。原來,葉名琛是想去見英國君王,表示大清帝國的和平意愿,譴責英軍的恃強凌弱。顯而易見,這是一種天真的想法。
當葉名琛清楚自己是不可能見到英國君主后,憤然說:“所帶糧食既完,何顏食外國之物!”隨后,葉名琛絕食而亡,客死異鄉(xiāng),終年53歲。
綜合而言,葉名琛不失為一名有愛國氣節(jié)的清朝官員,尤其是絕食死于加爾各答一事,氣節(jié)堪比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