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hinesehdxxxxvr,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高潮+国产,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首頁  >  文化歷史  >  史說軼聞
曾國藩:依靠湘軍推翻慈禧太后 根本做不到

2020-08-07 來源:凱風網(wǎng)綜合


每每提到清末的歷史,我們都會想到一個人物,那就是慈禧太后。她是清末政壇上一位叱咤風云的人物,是清末晚期的實際統(tǒng)治者。除此之外,談到慈禧太后,我們還會想到她挪用軍費供自己享樂、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火燒圓明園等事件。

慈禧太后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是我們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同時,大家的心里也會有一些遺憾:曾國藩手握30萬重兵占據(jù)半壁江山,為什么不推翻慈禧?

曾國藩            

倘若曾國藩當初聽從弟弟曾國荃的建議,擁兵自立推翻慈禧太后統(tǒng)治的清政府,或者最不濟來個劃江而治,歷史是不是就會沿著另外一條軌道前進呢?

中華民族的屈辱是不是就會到此為止,世界是否就會迎來東方巨龍的崛起呢?

手握重兵占據(jù)半壁江山的曾國藩

我們知道,曾國藩雖然是正途科舉出身的進士,但他的崛起依靠的完全是軍功。

在滿清八旗和綠營都對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國起義束手無策的時候,曾國藩和他組建的湘軍趁勢而起,力挽狂瀾,成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

曾國藩            

湘軍最鼎盛時期,曾國藩手握30萬重兵,湘軍占據(jù)了大清的半壁江山,除了曾國藩本人擔任兩江總督之外,湘軍之中還有多名將領躋身封疆大吏之列。

彭玉麟,1857年受安徽巡撫;沈葆楨,是1861年任江西巡撫;李鴻章,1862年任江蘇巡撫;左宗棠,1862年任浙江巡撫;楊岳斌,1864年天京陷落前受陜甘總督;李續(xù)宜先任湖北巡撫后調(diào)為安徽巡撫。

既然曾國藩和湘軍都已經(jīng)占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了,且大多都是膏腴之地,兵源財源都不缺,手里又握著30萬重兵,曾國藩為何不稱帝?難道他真的對大清忠心耿耿?

曾國藩真的是大清的鐵桿忠臣嗎

恐怕沒人會相信曾國藩對于大清的絕對忠誠,就連最信任他的咸豐帝也始終懷疑并防備著曾國藩這個權(quán)勢越來越重的漢臣。

而且曾國藩和湘軍的表現(xiàn),也讓朝廷以及滿蒙貴族不那么放心。

咸豐皇帝            

在鎮(zhèn)壓太平軍的過程中,咸豐就非常明顯的更偏袒“自己人”,硬仗都由湘軍打,而在摘桃子的時候,又由八旗和綠營上。與此同時,咸豐還經(jīng)常敲打曾國藩,屢次發(fā)敕書責罵湘軍諸將,弄得湘軍上下敢怒而不敢言。

因此,清軍正規(guī)軍的江南大營潰敗后,湘軍不是同情和難過,而是倍感鼓舞與幸災樂禍。

連左宗棠這樣的高級將領都曾仰天長嘆:

“江南大營將疲兵罷,萬不足資以討賊,得此一洗蕩,而后來者可以措手!”

另外還有一點可以證明,曾國藩和湘軍對大清朝并不是絕對的忠誠。

1860,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曾國藩收到咸豐帝派人送來的緊急命令,讓他派遣3000精兵,由湘軍猛將鮑超率領,去北京勤王:“兼程前進,克日赴京,交勝保調(diào)遣?!?/p>

曾國藩對這道命令完全置之不理,繼續(xù)圍攻安慶,在他和湘軍將領的心里,攻打安慶鎮(zhèn)壓太平軍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至于勤王,成了是勝保的功勞,敗了是湘軍的責任,完全費力不討好。

而且,這勤王兵馬派出去之后,勝保必然會據(jù)為己有不可能再還回來。

所以,在曾國藩和湘軍心中,所謂的忠君勤王,實在是比不上眼前的軍功,以及自己的軍權(quán)穩(wěn)固重要。

最終,大清朝的京師第一次被侵略者攻克,圓明園這顆璀璨明珠被野蠻的英法聯(lián)軍毀于一旦。

曾國藩為什么不推翻慈禧太后

稍微了解曾國藩的人都知道,他從小就很有野心,立誓要做“人上人”。

那么,有野心且對大清朝沒有那么忠心的曾國藩,為什么在手握重兵占據(jù)大清半壁江山之后,沒有起兵稱帝推翻慈禧太后呢?

其實不是不想,連曾國藩的親兄弟曾國荃都開口勸說他稱帝了,要說曾國藩自己內(nèi)心從來沒有過這個想法,恐怕沒人相信。

湘軍將領            

但是曾國藩超越普通人之處就在于,他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雖然看起來湘軍非常強大,但其實這只是表面的繁榮而已,他根本沒有實力與大清叫板,根本做不到推翻慈禧太后自立為帝。

首先,從咸豐帝開始,就對曾國藩和湘軍多有防備,這就是既用且防。

其次,湘軍看起來是一個整體,但其實內(nèi)部早已經(jīng)派系林立。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這些湘軍巨頭在實力壯大之后都有了自己的利益,在朝廷的有意拉攏分化之下,他們與曾國藩已經(jīng)有了較大矛盾。

再次,湘軍的戰(zhàn)斗力已經(jīng)嚴重下滑。一是隨著戰(zhàn)功越來越多,湘軍將領官職越來越高,生活越來越腐化,軍紀下滑嚴重,沒有了最初拼死決戰(zhàn)的勇氣;二是朝廷有意拖欠軍餉,湘軍“欠餉多者十五個月,少者七八個月?!彼^當兵吃餉,長期拖欠餉銀的軍隊是無法維持戰(zhàn)斗力的。

最后,除了湘軍之外,大清朝還有其他軍事力量的存在,足以震懾曾國藩。

李鴻章            

因此,曾國藩比任何人都明白:依靠湘軍推翻慈禧太后乃至自立為帝,根本做不到!

所以,當他功成名就之后,為了避免鳥盡弓藏,曾國藩主動急流勇退,并裁撤湘軍,最終博得了一個清政府授予的“文正”這樣一個頂級謚號。

分享到:
責任編輯: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