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世界各國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出國工作、學習已經(jīng)越來越普遍。出國時,我們都需要辦理一個證件——護照,才能以合法的身份去國外旅行或者居住。在古代,也有一種類似于護照的文件——通關文牒。
眾所周知,唐僧從東土大唐出發(fā)之前,唐王李世民交給他幾樣東西:錦斕袈裟、九環(huán)錫杖以及一本通關文牒,前兩個是觀音所贈,最后一樣則是唐王所贈,為的就是讓唐僧順順利利的到達西天,我們都知道老唐每過一個地方就要蓋一個地方的印章,但是我們從來不知道這本文牒上究竟寫了什么內(nèi)容。
這本文牒上究竟寫了什么內(nèi)容,竟能讓唐僧一路開道直達西天,又是什么樣的內(nèi)容讓妖怪們都乖乖聽話,只敢擄走唐僧,卻不敢對這本文牒有所冒犯。
水陸大會上,唐僧講述的小乘佛法讓觀音一頓指導,總的來說就是唐僧有點井底之蛙,視野不夠開闊,只知道小乘佛法,不知道大乘佛法,然后就有了取經(jīng)大業(yè)的開啟。李世民在經(jīng)過地府一日游后也不敢再多加吱聲,只能遞給唐僧一本通關文牒,算是一本出入境的護照。
此后,唐僧無論是到達什么地界,都要拜見當?shù)氐幕噬希缓笙敕皆O法讓他們在通關文牒上蓋上印章,表示他老唐到此一游。為了得到印章唐僧也是費盡心思,曾記否,在女兒國境內(nèi),唐僧為求得女兒國的印章,居然答應悟空同女兒國國王虛與委蛇的成婚,只愿能夠得到一方寶印,如此說來,通關文牒對老唐來說至關重要。
只是一本通關文牒,為何能引起眾位國王的關注呢?我們可以看看文牒內(nèi)的內(nèi)容——
牒云:“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涼德,嗣續(xù)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涇河老龍,獲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無常之客。因有陽壽未絕,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xiàn),指示西方有佛有經(jīng),可度幽亡,超脫孤魂。特著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jīng)偈。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p>
這本文牒上闡述了李世民的經(jīng)歷,他是如何同意唐僧去取經(jīng)(地府的非人經(jīng)歷),以及此次活動觀音的態(tài)度,最后更是表明只要唐僧到達他們的地盤,他們就不能為難他,只管放行就可,后面跟著大唐的寶印。
為何李世民寫這么一段話國王們就得聽命行事。
因為大唐的國力是相當強盛的,說一聲河清海晏都不為過,算是各方面都拔尖的優(yōu)秀學生,這些國王自然不敢有異議。
妖怪們又是為何不敢隨意動文牒呢?
西游中李世民的前世是紫薇大帝,四御之一,想必沒有一個妖怪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也因此唐僧能夠順利到達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