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誤我華夏兩千年,當我看到這句話,我的表情是驚訝的,商鞅怎么就被人扯出來“鞭尸”了呢?接下來我看完他們的理由,我沉思了。
商鞅變革使秦國一統(tǒng)天下功不可沒,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商鞅主張思想控制,這種主張消滅來了百姓的創(chuàng)造力和民間活力。并且商鞅變法把人分成四等:士、農、工、商。工商業(yè)淪為末流。而科學需要創(chuàng)造力,但是卻被商鞅的思想控制抹殺了。而發(fā)展需要工商業(yè)推動,被重農抑商抹殺了。此后所有朝代都跳不出這樣的圈子,導致中國在近代落后了。
思想控制的內容其實是商鞅改革里面的核心,所有的措施的實施都離不開這個,包括重農抑商。
商鞅對于思想控制有明確的指出,因為是古文,我還是直接給大家講一下吧,大致內容就是一個國家:如果民眾強,那么國家一定弱,所以要讓一個國家強,那么一定要使民眾弱。而商鞅變革也很明顯的使用了思想控制措施,但是思想控制并非是單單一項單獨的措施,而是與其他措施一齊并用的,效果也非常明顯。
商鞅思想控制的目的是為了重農戰(zhàn),當時經歷過春秋的洗禮,各國早已經從春秋的爭霸戰(zhàn)轉而成為滅國戰(zhàn),而秦國在戰(zhàn)國初期只是一個邊陲小國,重農戰(zhàn)使秦國迅速崛起稱霸。古代戰(zhàn)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三者重唯一能控制得便只有人和,商鞅的措施便是追求人和。
而商鞅的思想控制措施也很簡單,就是讓人們重農戰(zhàn),秦國的人們只有兩件事,一是種田,二就是打仗,商鞅專門為所有的秦人建立了一套軍功爵制,來獎勵在戰(zhàn)場上有戰(zhàn)功的人。經商者被視為是不生產者,是人力資源的浪費,所以秦國人會對經商者和不勞動者懲罰,他們的妻子子女會被送進官府里面做奴隸。
所以,思想控制論和重農抑商怎么就成為了害處呢?
可能大家都被字面上的意思誤會了,商鞅的思想控制論并非是我們想象中的思想控制,他的思想控制事實上是鼓勵人們進行生產活動,避免資源的浪費,激發(fā)秦國內部的潛力,整個秦國的活力都被激發(fā)出來了,最終幫助秦國一統(tǒng)六國,我覺得商鞅的思想控制措施更像是指名一個方向,讓民眾去有目的的進行活動。
重農抑商更是國之根本,在古代,糧食非常的匱乏,國家之間的戰(zhàn)斗拼的就是國家的底蘊,趙國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趙國沒有好的耕地,后勤補給能力完全不是秦國的對手,連打仗的糧食都要向齊國借,結果可想而知。
而現(xiàn)代人覺得重農抑商導致了中國的落后,更是無稽之談,重農抑商的提出,是秦國乃至中國的福音。中國在古代能創(chuàng)造如此輝煌,絕對離不開重農抑商的幫助,當時商鞅提出重農抑商不但沒有歷史的局限性,并且擁有著非常高遠的前瞻性,雖然近現(xiàn)代之后,重農抑商的確是不符合社會的發(fā)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重農抑商更適合當時的中國,并且此后的1000多年也是如此。
中國近代的落后并非是由于商鞅的改革所致的,而且西方工業(yè)革命后迅速的發(fā)展和當時高傲的中國拒絕接受與外界的接觸導致的,當中國發(fā)覺自己需要追趕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落后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