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封神演義,除了姜子牙、姬發(fā)、妲己、商紂王等人物,我們不得不提的一位認(rèn)為便是申公豹,他和姜子牙為同門師兄弟,為人奸詐狡猾,是玉虛觀眾多弟子中唯一的反派人物。他作惡多端,幾次三番邀請闡截二教的弟子下山阻攔西岐伐紂。
做了這么多惡事的申公豹,作為他師父的元始天尊,為何不處死他呢?
姜子牙因為張桂芳討伐西岐,他第一次回到昆侖山,這時,元始天尊接見了姜子牙,并給他封神榜,讓他在岐山建造一座封神臺。
姜子牙在臨下山之前,元始天尊特意囑咐他:此去但凡有人叫你,切不可應(yīng)他。若是應(yīng)他,有叁十六路征伐你。
元始天尊如此說也就罷了,南極仙翁送姜子牙離開時也這么告訴他道:上天數(shù)定,終不能移。只是有人叫你,切不可應(yīng)他,著實要緊。
元始天尊與南極仙翁都告訴姜子牙,有人叫不能應(yīng)。
叫姜子牙的人是申公豹,他連呼姜子牙數(shù)聲,姜子牙都不答應(yīng)。
后來申公豹惱怒起來,大聲吆喝姜子牙與他修道四十年,今天叫他應(yīng)也不應(yīng)。
姜子牙無奈轉(zhuǎn)身。
他們師兄弟一番聊天,本來就惱怒姜子牙的申公豹,說要姜子牙燒了封神榜跟他一起去朝歌。
姜子牙說師父有命,只能助周伐紂。
申公豹嘲笑姜子牙:你有什么本領(lǐng),我能把腦袋割下來遨游四海,然后腦袋還能回來。
此時,姜子牙被迷惑了,對申公豹說道:你只要能把腦袋割下來,然后再回來,人如果沒事,我就燒了封神榜,和你一同去朝歌。
申公豹說道:做人得講誠信。
姜子牙說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申公豹說著就做,一下把自己腦袋就割下來丟了出去。
申公豹確實有這個本領(lǐng),能讓腦袋遨游四海然后再回到脖子上。
但是,如果讓申公豹做到了,姜子牙就得燒了封神榜。
元始天尊與南極仙翁自然不會同意,于是,南極仙翁派出白鶴童子,把申公豹的腦袋銜走了。
姜子牙看到,就為申公豹求情。
而南極仙翁說道:你放過他,就會面對三十六路兵伐。
姜子牙說道:就算面對三十六路兵伐我也不能先行不仁不義。
于是,南極仙翁饒過了申公豹。
申公豹腦袋回到脖子上之后,惡狠狠地對姜子牙說道:姜子牙,我叫你西岐血流成似海,白骨積如山。
看到這里,小伙伴們似乎就發(fā)現(xiàn)了,申公豹其實是有能力讓腦袋遨游四海,然后再回來的。
要說不講誠信,其實還是姜子牙不講誠信。
只不過申公豹差一點沒命,不敢再當(dāng)著南極仙翁的面讓姜子牙履行燒了封神榜的承諾。
這一次,如果南極仙翁或者元始天尊想要殺了申公豹,其實他們能輕易地做到,只要讓白鶴童子叼著申公豹的腦袋多叼一會兒,他自動就死了。
可能有的小伙伴會說是因為姜子牙心軟,放了申公豹。
但看過后來申公豹的所作所為,如果沒有他給姜子牙招來的三十六路兵伐,闡教的封神大業(yè)是不容易完成的。
可以說,申公豹的三十六路兵伐,反倒變相地促成了封神大戰(zhàn)與商滅周興的朝代更迭。
因此,就算姜子牙不為申公豹求情,以元始天尊和南極仙翁的算計,也一定會讓申公豹活下來。
他們之所以鄭重地吩咐姜子牙,有人叫萬不可答應(yīng),只是為了讓姜子牙和申公豹反目成仇,促成申公豹背叛闡教。
在商周大戰(zhàn)的過程中,一次申公豹想要殺了姜子牙,此時懼留孫出現(xiàn),用捆仙繩拿了他,并帶到元始天尊的面前。
元始曰:孽障!姜尚與你何仇?你邀三山五岳人去伐西岐?今日天數(shù)皆完,你還在中途害他;若不是我預(yù)為之計,幾乎被你害了。
元始天尊話中意思說的很明白,他預(yù)先知道申公豹要害姜子牙,所以提前安排懼留孫等著。
料到這里,小劉就很奇怪了,元始天尊明知道申公豹要害姜子牙,為何不提前拿了申公豹,偏偏要等姜子牙被申公豹打了之后呢?
但是,元始天尊說了之后,申公豹口稱:“冤枉!”
元始天尊又說道:你明明的要害姜尚,何言冤枉?也罷,我如今把你壓了,你說我偏向姜尚;你若再阻姜尚,你發(fā)一個誓來。
元始天尊都不聽申公豹為何冤枉,也什么都不管,直接就讓申公豹發(fā)誓,然后就把申公豹給放走了。
原文有描述:元始天尊豈不知道,要此人收聚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故假此難他,恐他又起波瀾耳。
原文描述的很清楚,元始天尊之所以這兩次都放過了申公豹,目的正是要他收聚封神榜上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因為只靠姜子牙攻打商朝,想要完成封神,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只有讓申公豹仇恨姜子牙,他才會四處去拉攏截教弟子來對付姜子牙。
而萬仙陣之后,截教團滅,申公豹的價值也被壓榨的一干二凈,沒了價值的他,直接就被拿去塞了北海眼,應(yīng)了他自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