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陳子昂摔琴
陳子昂,就是那首“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著,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的作者。不過在他寫出這首名篇之前,他的名聲并不出眾。之所以后來如此的聲名顯赫,是因為有這樣一件事:陳子昂赴長安,以求取他人賞識,但是“晃蕩”了好久也不得志,于是他就花了千金買了一把胡人制作的古琴,當他帶著這把琴來到集市上時,大家都圍了過來,以為他要演奏。結果,他一把把琴摔倒地上,毀掉了這把琴,并說:“我雖然沒有謝靈運、謝脁般的文采,但是我有著屈原、賈誼一樣的志向。我?guī)е约旱脑娢淖髌?,四處求告,竟然沒有人能欣賞。而這把胡琴是低賤的樂工所用的,我怎么能彈呢!諸君,為什么不來讀讀我的詩呢!”
二、劉邦斬白蛇
“歷史是由掌權者所撰寫的”這句話沒錯。當還是小亭長的劉邦懷有異心,想要吸引更多人投靠時,他就策劃了一出斬白龍的戲碼,劉邦在趕勞役赴命途中,不小心讓勞役跑掉了幾個,按照當時的律法,所有人都是要殺頭的,劉邦沒有辦法,就說:“大家都散了吧!自謀生路”。就在散伙這一晚,劉邦喝了很多酒,往回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一條白蛇擋在路中央,劉邦借著酒勁拔劍將白蛇砍成兩段,也沒在意,回到家中便裝作睡著了。他的妻子聽聞這件事后,就假裝成一個老婦人,在斬白蛇的地方哭泣,并留下了“劉邦是赤帝之子”之類的話,就此劉邦的名字才被眾多的抗秦之士所聽聞。
三、呂不韋著書
呂不韋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秦國相國,據(jù)傳聞還可能是秦始皇的親爹。這個呂不韋原本是一個商人,靠著來回倒賣貨物積累了大量財物,并與各類官員交好。后來他豢養(yǎng)了三千門客,并組織這些門客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來,并編撰成書,這就是《呂氏春秋》的由來。但是在成書之后,并沒有什么人知道,于是呂不韋就將這部書掛在城門之上,并說“誰要是能改上一個字,我就送與他千金。”于是這部書出名了,呂不韋的大名也就人人皆知了。
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代學者考究,呂不韋很可能只是提了一個大綱,《呂氏春秋》的具體內容并沒有參與到其中。在這部書中他的地位就像是圖書出版商,當然之后成為宰相、王侯,這是后話,姑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