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睔v史的車輪不斷前進,朝代更替、物是人非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在這歷史長河之中仍有許多殘留的謎團激起無數(shù)人的好奇心。被明太祖朱元璋極力看好的朱允炆,登基之后在被叔叔朱棣奪位之后他也失去了蹤跡;被譽為古代絕世美人的西施在吳國被滅國之后,史書上再也沒有關于她的記載。
朱允炆是朱元璋最喜歡的皇太孫,在太子朱標去世之后朱元璋更是打破常規(guī)讓朱允炆繼承了皇位。朱允炆也沒有辜負祖父朱元璋的期望,他在位期間勤政為民,改革了國家的許多政策來安定百姓的生活。朱允炆是百姓口中不可多得的好皇帝,西施也是歷史上所記載的驚艷世人的美人,但就是這樣兩個重要的人卻都失去了蹤跡。這也成了千古未解之謎:歷史上突然消失的一男一女,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雖然在史書中描述朱允炆的篇幅不多,但寥寥幾頁足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博學多才,有著政治領導才能的皇帝。朱允炆在小時候就表現(xiàn)得比其他皇孫優(yōu)秀,因此吸引了朱元璋更多的關注。每年逢朱元璋過生日的時候就是天下大慶的時候,而此時的皇宮也是極為的熱鬧,擁有各種本領的人都會來宮中表演以給朱元璋慶壽。
朱允炆在給朱元璋慶生的時候,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才能驚艷了在場的所有人。在表演結束之后,朱元璋喜歡找人來對詩,而就在兩個文壇大家在對詩的時候,年齡很小的朱允炆也表示要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當中。起初朱元璋也是抱著看熱鬧的態(tài)度來觀察朱允炆的表現(xiàn),但是小朱允炆對答如流的表現(xiàn)讓所有人都為他站起鼓掌。
朱元璋發(fā)現(xiàn)了小朱允炆博學多才的一面,便在朱允炆身上傾注了更多的精力想要把他培養(yǎng)成太子朱標的繼承人。朱允炆經常陪伴在朱元璋身邊,看朱元璋處理各種各樣的政事,并且時不時的會給朱元璋提出意見。身為大明王朝掌權者的朱元璋,雖然對手下提各種意見的官員感到十分厭煩,但他總能聽進朱允炆的意見,而朱允炆也在這一朝一夕的陪伴中培養(yǎng)了自己處理政事的能力。
這就是朱允炆的成長歷程,他從小就被當做皇室繼承人來培養(yǎng),因此他對于國家的治理也有著自己的想法。朱標在位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朱允炆作為朱元璋最喜愛的皇孫破例繼承了皇位,而事實證明他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
朱允炆在位期間對國家的多個方面的政策都進行了改革,明王朝的實力在此期間也有所精進。朱允炆先是竭力改善吏治,他繼承了朱元璋的遺愿在最大程度上削減宰相的權利;另一方面,他也對朱元璋在位時制定的陋習進行了改良,減輕了百姓的賦稅,允許在明王朝內進行多種形式的買賣。
好景不長,雖然有新王登基后藩王三年不得進首都的規(guī)定,燕王朱棣則明著起兵企圖稱帝。朱棣率10萬精兵直逼朱允炆所在的帝都,沒有付出很大的傷亡就控制了明王朝的大部分地區(qū),而朱允炆卻在一場大火中消失了。和朱元璋性格最為相像的朱棣如愿做了明王朝的皇帝,而當后人在史書上想了解朱允炆的下場的時候,卻怎么也找不到相關的記錄。
西施的絕美容顏在歷史上是少有的,她天生麗質擁有傾國傾城之顏,被后人稱為“浣紗女”,西施也成為了后世對容貌美麗的代名詞。西施的美貌被視為一種“武器”,她每天早起練舞,不停地精進自己各方面的才藝,就是為了有一天讓吳王沉迷于歌舞享樂之中。
不出意外地,在第一次見到西施的時候吳王就沉迷于西施的美貌了。經過越國使者的引薦,西施得以在吳王面前跳舞。西施也在跳舞的時候向吳王進行了多次暗示,幾支舞蹈下來,吳王就已經被西施迷住了,西施也按照計劃成了吳王所中意的女人。
吳王在得到西施之后整日沉溺于玩樂之中,他也漸漸地在享樂之中疏于政事,吳國也在他的手里日漸衰敗,最終被越國所滅。吳國被滅國之后有很多人想要了解西施的下場,而西施最終的去向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她被吳王殺害了,又有的人說她由于愧疚自己出家了,然而西施真正的下場還是不得而知。
朱允炆和西施都不是歷史上的無名小卒,他們都曾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過屬于自己的一筆,但結局卻是銷聲匿跡一般不為人所知。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之中像這樣沒有解決的謎團還有很多,也有更多的未知等待后人解決,因此對于古代歷史的研究是永遠不會終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