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hinesehdxxxxvr,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高潮+国产,被黑人猛躁10次高潮视频,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首頁  >  文化歷史  >  史說軼聞
孫權用人僅次于曹操 晚年卻變了一副樣子

2022-03-21 來源:騰訊歷史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歷史將年僅十八歲的孫權推到了一個群雄逐鹿的風口浪尖,從接手江東基業(yè)開始,孫權所表現(xiàn)出的個人素質和政治策略,都使得其他軍閥不敢對其輕舉妄動。

我國知名學者易中天先生曾經(jīng)說過:孫權能將父兄的基業(yè)發(fā)揚光大,其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他胸懷大志、不露鋒芒,在關鍵時刻還懂得審時度勢、能屈能伸。

然而,僅有這些顯然是不夠的!孫權之所以能獨霸江東,與曹魏、蜀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孫權的身上有一種魅力,一種不同于曹操和劉備的魅力,那就是他很會用人!

遺憾的是,孫權的這些魅力和優(yōu)點,都表現(xiàn)在他的早年和前期。而到了后期,孫權步入晚年的時候,他卻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那么,早期時的孫權到底是怎樣用人的呢?

在我看來,孫權的用人之道,可能僅次于曹操!作為東吳領袖,孫權的以情感人和曹操的唯才是舉,都有一種求賢若渴的味道。

在用人方面,孫權總是拿出自己的熱情和真心,不拘一格。對那些出身卑微的人,他從不看門第,也不論身份,只要你有本事,他都能量才而用。因此,孫權身邊的人才總是濟濟一堂、上下同心同德,且綿延不絕。

比如:周瑜之后有魯肅,魯肅之后有呂蒙,呂蒙之后有陸遜,且能力水平都不相上下。

 

事實上,那時的孫權對待自己的臣下們,也都是情同兄弟、親如骨肉的……

就拿周瑜來說,作為赤壁之戰(zhàn)的總指揮,周瑜在這場戰(zhàn)爭中將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曹操認為周瑜是個難得的人才,就一心琢磨著怎樣將他挖過來,為自己所用。

于是,曹操便派了周瑜的老鄉(xiāng)蔣干,去往東吳做說客。誰料,剛一見面就被周瑜戳穿了,周瑜借故公務繁忙,將蔣干晾了三天。直到三天后,周瑜才回來接見蔣干,為他大開營門、庫房,陪他檢閱部隊,并大擺宴席。

期間,周瑜曾對蔣干說了這樣一句話: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找到這樣一位表面上看是君臣,而實際上卻是情同兄弟、親如骨肉的君主,那么就算是蘇秦、張儀和酈食其都活了過來當說客,我周瑜也會把他們全部頂回去!

 

作為淮泗將領中的一員,周泰出身寒門、地位低微。建安十八年,孫權任命周泰為平虜將軍,坐鎮(zhèn)濡須口,并令朱然、徐盛二人做其副手,隨時聽候周泰的調遣。

孫權深知此二人不服周泰,便親自前往濡須口視察。期間,孫權大擺宴席款待前線將領,只見他起身拿起酒樽依次斟酒,等到了周泰面前時,孫權便命令周泰將衣服解開,當看到傷痕累累、體無完膚的周泰時,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孫權指著周泰身上的每處傷疤一一詢問,而周泰也一一作答,哪處傷是在哪場戰(zhàn)爭中留下的。隨后,孫權拉著周泰的手哭著說:“幼平(周泰)啊幼平,你為我東吳出生入死,我孫權怎能不待你如親兄弟、親骨肉呢?我又怎能不委任你兵馬輜重呢?所以,不要因為你出身寒門就自慚形穢,孤現(xiàn)在就告訴你,孤與你同榮辱、共休戚!”。

當時,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感動,也再也沒有人敢不服氣了。

 

作為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在夷陵之戰(zhàn)的時候,就曾被人告過黑狀,說諸葛瑾里通外國,和諸葛亮有來往。

當時,這件事情鬧得很大,就連還在前線打仗的大都督陸遜都坐不住了。陸遜怕孫權聽信謠言,會殺了諸葛瑾,便給孫權寫了一封信,信中再三保證諸葛瑾此人并無問題,還請孫權出面澄清。

此后,孫權也回了一封信給陸遜,信中說道:“愛卿盡管放心,孤和子瑜(諸葛瑾)來往多年且恩如骨肉,孤完全了解,子瑜此人非道不行、非義不言,孤相信他是不會說也不會做那種不講道義的事的?!?

 

當然,我們并不排除在孫權的以情感人里,有些許作秀的成分……

就好比他對平虜將軍周泰,那就是一場表演,是做給手下人看的。但是,我們也不能排除,這其中有確切的內容與真實的情感,而作為一種政治手段,孫權的這套還是很高明的!

那么,到了后期的時候,孫權又變成怎樣的一個人了呢?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到了后期、晚年時期的孫權,不要說跟他的臣下們不再有什么兄弟之情、骨肉之恩,就連他自己的親生骨肉,也都沒有了情感可言……

孫權共有七個兒子,第一個兒子叫做孫登,也是他的第一任太子,次子叫做孫慮。只不過,他們分別在33歲和20歲的時候就都去世了,算是英年早逝吧。

 

而他的三子孫和與四子孫霸,又在后來爭太子的過程中,一個被孫權所廢、一個被孫權賜死。孫權的理由很簡單:孤還活著,你們不能爭;孤不給,你們不能搶。

至于第五個兒子孫奮,雖不是孫權所殺,但卻是他的親侄子所為。

作為孫權的接班人,他的第七個兒子孫亮十歲登基,在其十六歲的時候就被權臣廢了。此后,更是被自己的哥哥,也就是孫權的第六個兒子孫休所殺,隨即取而代之。

總之,在孫權后期的時候,就是父親殺兒子、哥哥殺弟弟、侄子殺叔叔、宗室殺皇族。

如果說,后期的孫權家族是骨肉相殘,那他后期的朝廷就是“特務統(tǒng)治”了!

孫權晚年時期曾設了一個官銜,叫作“校事官”,而這個官職的主要任務,就是每日里刺探自己的臣民們都在干什么,說了什么、做了什么,都在和哪些人來往,然后全部匯報給自己。

 

說白了,這不是特務又是什么呢?

晚年時的孫權,對這些校事官非常信任,對其他的文武大臣卻總是疑神疑鬼,甚至還搞起了逼供信。為此,也判下了不少的冤假錯案。

實際上,晚年時期的孫權已然成為了一個神經(jīng)過敏、疑神疑鬼且喜怒無常的人!

因此,就連陳壽都曾說過:孫權此人有勾踐之奇!意思是說,孫權在前期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就像勾踐一樣,懂得忍辱負重,知道識時務者為俊杰;到了后期,也像勾踐一樣,懷疑自己人,晚年殺害功臣。

正所謂:多情必多疑!其實,孫權本來就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人,本來就是一個有殺心的人。只不過,到了晚年就越來越嚴重了。

 

分享到:
責任編輯: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