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琰是誰?他與劉備有親戚關系,他們都是漢朝皇室后裔。劉琰由于善談,因此劉備對他很好,劉備應酬時也經(jīng)常帶著他。
可是劉禪即位后,劉琰就沒有這么好運了,他不僅不受劉禪的重視,最后還將劉琰下獄了。那么劉禪為什么要把劉琰下獄呢?其原因有兩點。
1、為人高調(diào)
劉琰為人高調(diào),得罪了很多人,使得大家都開始對他不滿意了,其中當然也包括劉禪。劉琰的吃穿住行,非常奢侈,使得他的花費也很多。
可是蜀漢此時正是發(fā)展階段,諸葛亮擔負北伐的重任,糧草的花費也很大。因此劉禪和諸葛亮對劉琰的高調(diào)很不高興,為后來劉琰的下獄埋下了伏筆。
2、心態(tài)不好
劉琰的心態(tài)不好,是導致他直接下獄的主要原因。劉琰由于為人高調(diào),使得他總喜歡與人爭斗。
諸葛亮北伐期間,劉琰隨行,不久就和魏延發(fā)生了矛盾,兩人爭吵不休。因此諸葛亮責備了劉琰,并將他送回了成都。
這使得劉琰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巨變,劉琰覺得諸葛亮偏袒魏延,導致了他的精神出了問題。兩年后,發(fā)生了一件事,讓劉禪將他下獄了。
什么事呢?他和他的妻子離婚了。原因是他的妻子進宮向太后祝賀新年,劉琰誤會妻子與劉禪有染,于是劉琰就與妻子離了婚。其妻十分不滿,告發(fā)了劉琰,劉琰也因此被下獄。
劉琰因高調(diào)惹了眾怒,受到諸葛亮責備,又導致了心態(tài)失衡,最后是一敗涂地。劉琰在出現(xiàn)問題時,總是埋怨別人,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問題,這是他失敗的根源。
劉琰的經(jīng)歷告訴了我們:一個人不能太高調(diào),隨時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參考文獻:
《三國志·蜀書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