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羕一生跟隨過兩個人,一個就是劉璋,另一個就是劉備。彭羕在劉璋時期,沒有受到劉璋的器重。劉備奪了益州后,本來是想重用彭羕的,但是最后還是沒有重用他,且把他下獄了。
彭羕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劉備也是一個非常愛才的人,為什么最后不重用他呢?其原因有兩點。
1、傲慢無禮
彭羕傲慢無禮,使得劉備開始討厭他了。劉備奪了益州后,彭羕想投奔劉備,就想讓龐統(tǒng)把他引薦給劉備。
彭羕見龐統(tǒng)時,就非常傲慢無禮,毫無古代禮節(jié)可言,但是當時蜀國正是用人之際,因此龐統(tǒng)也沒和他計較,還是向劉備推薦了他。
劉備任用彭羕后,結(jié)果彭羕就開始飄飄然了,為人非常囂張。諸葛亮見了彭羕的無禮行為后,就向劉備建議不要重用彭羕,劉備也覺得彭羕的行為不合理,會導致蜀國的矛盾,這也為彭羕后來下獄埋下了禍根。
2、名利心重
彭羕名利心重,是劉備不重用他的主要原因。彭羕傲慢無禮,使得劉備開始疏遠他,把他調(diào)往了江陽。
這使得彭羕對劉備頗有怨言,他覺得他自己才華橫溢,應(yīng)該受到劉備的重視和重用才對。
然而劉備把他外調(diào),讓彭羕覺得沒了面子,因此對劉備的做法很不滿意。不久,馬超告發(fā)了彭羕,劉備就此將彭羕下獄了。
從彭羕被劉備重視到外放和下獄的過程來看,彭羕是咎由自取。劉備重視人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這不能成為彭羕傲慢無禮,愛慕名利的資本。
因此,劉備最后不再重用彭羕是明智之舉,否則蜀漢會大亂。彭羕的一生也告訴了我們,一個人即使有才華,也不能為所欲為,傲慢無禮。
參考文獻:
《三國志·蜀書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