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王灣嗎?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因為王灣雖然是唐朝詩人,但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很少,要是拿來跟李白、杜甫、白居易比,他的知名度就弱多了。我們不知道他也情有可原。
但是他王灣生活在盛唐時期,在當(dāng)時他的詩歌名氣還是很大的。他寫了一首詩叫做《次北固山下》,受到很多人的好評。時任宰相的張說,還把他的詩懸掛于政事堂供大家欣賞。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是洛陽人,唐玄宗時期進士。作為文人士大夫,他們就像李白、杜甫一樣喜歡漫游,心里的一個信念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他由楚入?yún)?,泊船?zhèn)江附近的北固山時寫的。
他寫這首詩時是身在異鄉(xiāng),自己是一個游子,正像當(dāng)年的崔顥一樣。而歷史上很多詩歌名作,就是游子思鄉(xiāng)的。譬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也是如此。
崔顥作為一個游子,他登上黃鶴樓,思鄉(xiāng)懷親,寫下了不朽的詩篇。他靈感來了,打破格律詩的束縛,詩里一氣寫下三個“黃鶴”,連李白見了都自愧不如。
王灣把船停靠在北固山下,于是一種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產(chǎn)生了創(chuàng)作靈感。詩的首聯(lián)寫”客路“,就是交代游子身份,以統(tǒng)領(lǐng)全篇。”青山”“綠水”既是寫的江南景色,也指明了氣候是歲末年初,即將進入春天。
頷聯(lián)繼續(xù)寫行船的情形。江面上沒有驚濤駭浪,順風(fēng)順水,看上去兩岸的距離非常寬闊。微風(fēng)鼓起船帆,小船沒有一點搖晃,平穩(wěn)地向前開進。人坐在這樣的船艙里,看著兩邊的風(fēng)景,簡直是一種享受。
頸聯(lián)“海日”,是指寬闊江面冉冉升起的太陽,“殘夜”指夜晚將盡、黎明即將到來?!敖骸敝附弦粠б延写禾斓嫩E象??梢娮髡哌@次出行,正是新舊節(jié)氣交替的時候,也許正是年節(jié)。
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正好這時天空上有一群大雁飛過,因此詩人這個時候想起了自己寄出的書信,不知道到達老家洛陽了沒有。
尾聯(lián)作者思念家鄉(xiāng),表達游子的離愁別緒,正好與首聯(lián)“客路”遙相呼應(yīng)。作者借新年和春歸的大雁,以引出鄉(xiāng)愁,正是水到渠成,不露斧鑿之痕。
這首詩之所以被宰相張說看中,就是因為有一股朝氣蓬勃的盛唐氣象。八句詩中前六句對仗,節(jié)奏工整。而且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四句被人津津樂道,成為了大家公認的名句。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這是一個何等的氣勢。春潮涌動,江水浩渺,船兒鼓起滿帆,穩(wěn)健地向前開進,這不正是象征著蒸蒸日上的新氣象嗎?
像詩人劉禹錫詩中所說的,“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沉舟”,這“病樹”,它們就不配,它們是一種腐朽和沒落。但是從整句詩來看,就給人一種摧枯拉朽、一往無前的氣勢。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句也是千古名句。它說的就是新生代替陳舊,光明接替黑暗,揭示的是前赴后繼、生生不息的自然規(guī)律。自然界向前發(fā)展的步伐是不可阻擋的,也正如劉禹錫另一首詩中所說,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王灣雖然作詩不多,但有了這一首積極向上、大氣磅礴的《次北固山下》,就使他在詩壇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這就好比張若虛有《春江花月夜》、張繼有《楓橋夜泊》一樣。
對于王灣這首詩,不只是宰相張說喜歡,唐代詩人殷璠對它的評價也很高。明代詩評家胡應(yīng)麟贊揚它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我們現(xiàn)在欣賞它,應(yīng)該也有不少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