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在位時間長,他的后妃眾多,子嗣也多。那么多的后妃,自然無法把每一個都介紹在同一篇文章中,因此今天,我們就挑選幾位重點來說一下。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康熙七嬪。
這個“七嬪”,并不是說某位嬪妃被封為七嬪,而是指康熙十六年,被冊封為嬪的七個人。那么康熙七嬪都有哪些人,誰的結(jié)局最好,誰下場最為凄慘呢?
《清圣祖實錄》記載:“康熙十六年八月丙寅……冊封李氏為安嬪、王佳氏為敬嬪、董氏為端嬪、馬佳氏為榮嬪、納拉氏為惠嬪、郭絡(luò)羅氏為宜嬪、赫舍里氏為僖嬪。”
因此,康熙的七嬪,說的就是上面這七位。這七位被封為嬪的時候,地位就僅次于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以及貴妃佟氏(即后來的孝懿仁皇后)。所以說這七位,在后宮的地位已經(jīng)算不錯了。
要說誰的結(jié)局最好,其實有三位都不錯,她們就是榮嬪、惠嬪和宜嬪。她們都在康熙二十年得到晉封,順利榮升為妃,與后來的德妃(雍正生母)并列為康熙四妃。
榮嬪在升為榮妃之前就很是得寵,康熙前十個皇子,就有五個是她所生,當然并沒能全部成活。其中最有名的,應(yīng)該就是后來參與了九子奪嫡的皇三子胤祉了。
惠嬪升為惠妃之后,位列康熙四妃之首,足見其地位。在她的兒子中,最有名的,是后來也參與了九子奪嫡的皇長子胤禔。
宜嬪在升為宜妃之后,為康熙生下皇九子胤禟,不過大家都知道,胤禟的結(jié)局并不好。他參與了九子奪嫡,最后被雍正幽禁而死。除此之外,宜妃還為康熙生了皇五子胤祺、皇十一子胤禌,她的地位僅次于惠妃。
這三位的結(jié)局也算比較好的,雍正即位后,她們都順利出宮,與自己的兒子或養(yǎng)子住在一起。不管她們兒子或養(yǎng)子結(jié)局如何,也無所謂在雍正朝,她們并沒有得到尊封,可好歹最后是善終了。
另外,結(jié)局比較一般的,就是端嬪和僖嬪。
端嬪一開始,在七嬪中排位第三,由此可見還是比較受寵的??墒遣恢獮槭裁矗诖酥蠖藡逶诳滴跣闹械牡匚痪陀兴陆?,此后再未得到晉升。就連端嬪何時去世,史書也沒有記載,不過最終葬入景陵妃園寢,也算有始有終。
僖嬪姓赫舍里氏,因此有人猜測她與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后有關(guān)系。不過,康熙冊封七嬪的時候,僖嬪在七位之中位列最后,說明她或許與孝誠仁皇后關(guān)系不近。另外,僖嬪也是一直在嬪位,沒有得到晉升,這點或許和她終身未育有關(guān)系(上面的端嬪曾生下一女,夭折)。僖嬪最終也入葬景陵妃園寢。
最后,下場最為凄慘的,就是剩下的安嬪和敬嬪了。
安嬪在七嬪之中,位居首位,說明一開始她很是受寵。可不知為什么,在此之后,安嬪就在史書中消失,就連其身后事也沒有記載。一般皇帝的妃子,死后都會入葬妃園寢,可景陵妃園寢中,并沒有她的寶頂,可見她沒有入葬。由此推斷,安嬪很可能是犯了什么錯。至于具體犯了什么錯,才會連葬身之處都不知道,就不得而知了。
敬嬪起初在七嬪中,地位僅次于安嬪,可見她們兩個一開始最得寵。然而和安嬪一樣,之后敬嬪也消失在史書中,而且并未葬入景陵妃園寢。至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就只有留給后人去猜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