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清照,人們第一反應就是“才女”。對于她的一生,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她的詞風前期清麗婉約,后期凄涼低沉,幾乎是她生平遭際的真實寫照。不過,大家熟悉的李清照作品都是宋詞,其實她偶爾也會寫詩,并且有一首重復度極高、被稱為“最懶”的詩傳世。
說重復度高,不是指李清照抄襲前人詩作,而是她的這首詩里,有一個字的出現(xiàn)頻率實在太高,幾乎占據(jù)了三分之一的篇幅。這個字就是“花”字,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吟花詠花的不少,而李清照的這首詩,恰好和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同名,都叫《殘花》。
先來看看李商隱是怎么寫這個題目的:“殘花啼露莫留春,尖發(fā)誰非怨別人。若但掩關勞獨夢,寶釵何日不生塵?!痹诶钌屉[的認知里,那些枝頭高處的美麗花朵雖然盛放一時,但終究要被風露所欺,留不住美好的韶春,但誰讓你自己往高處生長呢?怪不得別人。
李商隱的詩,有人欣賞其纏綿悱惻、隱晦迷離,也有人十分不喜?!都t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我最不喜李義山的詩?!倍主煊褚彩且晃徊皇莱龅牟排?,同樣寫過以花為題的詩篇,一是《葬花吟》,一是《桃花行》,風格都凄美悲愴、充滿自憐身世之感。
李商隱是個男人,或許很難體會女人見到花以后,聯(lián)想自身的心理。這種以花代指女子的文學創(chuàng)作形式,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流行,總之李清照也沒能免俗,她所寫的《殘花》,風格和林黛玉的幾乎如出一轍,只是篇幅要小很多,且看她是怎么寫的: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ㄎ杌錅I,花哭花瓣飛?;ㄩ_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這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林黛玉的幾句詩——“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李清照和林黛玉,同樣出身貴家,同樣身世坎坷,同樣才華橫溢,同樣自憐自惜,但李清照的經(jīng)歷更加豐富。
眾所周知,李清照曾經(jīng)和趙明誠結婚,但幸福的時光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之后在逃難過程中,趙明誠病逝,兩人的藏品也四散流失。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李清照曾經(jīng)深深地瞧不起丈夫:南下時,趙明誠身為江寧知府,居然棄城逃跑,李清照以此為恥,夫妻有隔閡。
另外,趙明誠和李清照曾經(jīng)數(shù)次分離,步入中年的趙明誠,身邊也有過好幾位侍妾。李清照也許曾經(jīng)比大多女子都幸運,但她的婚姻同樣屢屢受挫,甚至第二次成婚還被人欺騙。她的這首作品,多次出現(xiàn)“花落”、“花謝”、“花悲”、“花淚”、“花哭”,充滿憂郁凄涼之感。
緣來緣去,緣如水。林黛玉名列“薄命司”,其實李清照的一生,又何嘗不薄命呢?這首名作看起來是李清照在可憐花,實際上也是她的自憐。身為一個古代的女人,李清照難免會感傷身世,但她終究是堅強獨特的,否則,也寫不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名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