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文人生活在宋朝,是一件幸事。在皇帝當中,宋朝的皇帝最有文人氣質(zhì)?!爸匚妮p武”是宋朝的一個基本國策,同時宋朝的經(jīng)濟也達到繁榮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文人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因此他們也更有閑情逸致來舞文弄墨,喜悅和安定是一大部分的常態(tài)。像宋祁的玉樓春就是傳達這樣時代特性的作品。
宋祁其人
宋祁是北宋文學家,和歐陽修一樣是晏殊的學生,宋祁幼年清貧,青年時期和哥哥一起參加科舉考試,雙雙中了進士,人稱“二宋”又稱“雙狀元”。
從中進士后,宋祁就在仕途宦海中,沉沉浮浮三十余年。和他的老師晏殊一樣,他也是一個樂于享受生活的人,兩個人整天吟詩作賦,非常投緣。
宋祁在這個期間也寫了大量記錄日常生活的詞作,1049年,宋祁和歐陽修一起編纂新唐書,他的仕途之路,又到一個新的高度,升任工部尚書,在此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詩詞賞析
上闋寫景,明媚歡快
這首詞的上闋是寫的春景圖,時間是早春,地點是東城??傮w的感覺是風光好。在上闕中我們看到的是,春光明媚,湛藍的湖面,裊裊的微風,伴著縐紗般的波紋。人們悠閑自在地在湖里泛舟,兩岸的楊柳在春天如煙霧般彌漫。清晨的空氣還是有些寒冷,但是這絲絲微寒擋不住熱鬧的春意。
上闕給人的感覺非常美好,充滿著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尤其是紅杏在枝頭,春意竟然鬧起來了。從色彩上來說有綠柳,有紅杏,紅綠映襯明朗清新。
下闋抒情,及時行樂
“浮生長恨歡娛少”,這一句頗有點李后主的風格,人生在世,艱難困苦一言難盡,歡娛很少。人生漂浮,人生如夢,匆匆就會過去,因此應該及時行樂。古人說“千金難買美人一笑”,這里勸說人們?yōu)榱嗣篮玫氖挛镆粩S千金,也在所不惜。
為了讓這歡樂的時光留住,詞人舉杯勸說夕陽,多停留一點時間,再向花叢中多照一會兒吧。
看整個下闋所表現(xiàn)的就是人生如流水一樣匆匆而逝,所有的美好都如白駒過隙。只要稍微一疏忽轉(zhuǎn)瞬即逝。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要及時追逐歡樂。
這里的斜陽,也可以理解成一個人的晚年,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里本身就有傷感。
上下闋的矛盾
我們都知道,詞的結(jié)構(gòu)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情的產(chǎn)生是由景來觸發(fā)的,所謂觸景生情。正因為這樣,才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自己傷感的時候,花也陪著自己流淚,離愁別恨的時候,小鳥的鳴叫都讓人感覺心驚肉跳。情和景是相對應的。
而這里的情是傷感的,景卻是明媚的。主觀的感情和客觀的景物是相反的,是矛盾的。
只能說,一個人的作品總是受思想意識和生活情趣制約的,有的人看到旖旎的春光,會心曠神怡。但是宋祁這里想的卻是浮生若夢及時行樂。這和他個人經(jīng)歷有關,他雖然在官海中三十年,走得并不順利,三起三落,也許讓他形成了這樣的情感體驗。
“紅杏枝頭春意鬧”成千古名句
盡管從審美的角度來說,上下闋矛盾不相稱,但是并不妨礙其中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流傳千古。
這里的鬧,不僅寫出了紅杏的多,而且它們還互相嬉戲打鬧,這就是所謂的如臨其境吧。通過視覺的感受訴諸于聽覺,達到有色又有聲的效果。盡管上下闋矛盾,但是因為這一個“鬧”字“卓絕千古”,王國維更是評價為“一個鬧字,境界全出”,宋祁也因為這句被人稱為“紅杏尚書”。
總結(jié):《玉樓春》的句子,跳出了詞的長短句,全詞都是七個字,既不講究對仗,也沒有上下闋的情景交融,更沒有敘事,但是全詞收放自如,井井有條,將對人生的留戀,對美好人生易逝的惋惜刻畫的韻味十足?!凹t杏枝頭春意鬧”一句更是譽滿詞壇,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