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菜根香,尋出孔顏樂”,這話說的就是《菜根譚》。《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身、做人、處事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書中包含了種種智慧,而其中的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01
莫圖便宜
《菜根譚》有言:“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中矣”。
沒有付出的收獲就像陷阱邊的珠寶,如果此時不提起精神,眼界放寬,反而執(zhí)迷于那些許的便宜就會落入更大的陷阱。
天上不會掉餡餅,老話說“抓了芝麻,漏了西瓜”,豺狼舔血的寓言故事也許大家都聽過,羊群中有兩只羊打起來了,犄角相互頂撞流了不少血。有一只狼走了過來,舔地上的血,希望能夠先喝點血再吃羊肉,誰知兩只羊撞在一起,狼躲閃不及,被兩只羊角捅破了肚子。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楚懷王貪圖秦國的商于之地,絕齊親秦,導致懷王被扣秦國,楚國國力大減。不要貪便宜,一分價有一分價的道理。你能看到的便宜都不是真正的便宜,真正的便宜都藏在看不見的未來里。
02
抱樸守拙
《菜根譚》中說:“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p>
一個涉世未深的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受到各種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一個飽經事故的人,閱歷雖然很廣,但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
與其追求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質樸的性情;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老子說:“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隱無名?!睒阕镜娜耍此朴掴g木訥,實則就像金子一樣,怎樣都會發(fā)光。知世故而不世故,在復雜的人情世故里,不如保持自己樸實的本性、豁達的態(tài)度。做人處事,不妨簡單一點、厚道幾分,這樣才能留住屬于自己的福分。
03
以心養(yǎng)形
《菜根譚》有言:“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p>
假如上天讓我筋骨勞累,我就用一顆安逸的心,來滋養(yǎng)我的體魄。
王陽明被貶至龍場,與書童、老仆人在山洞邊搭茅草棚安身。既然要把此處作為居所,那就不能沒有名字。王陽明大筆一揮,便將這個簡陋的山洞,命名為“陽明小洞天”。洞中缺衣少食,他就向當?shù)剞r民請教,在山的南面開荒種田。也許是太過勞累,從家中帶來的仆從陸續(xù)病倒。王陽明干脆砍柴汲水、燒茶煎藥、熬粥做菜,親自侍候他們。日子雖然辛苦,王陽明的內心卻格外安寧。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笨嚯y是人生的催化劑,是墊腳石,是人生的一種營養(yǎng),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因此,即便是落到了艱難求生的境地,王陽明依然能夠潛心悟道,獲得了人生的最高智慧。
04
遇困求變
《菜根譚》有言:“天扼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假如上天要我境遇坎坷,我就拓寬人生的道路,沖破命運的阻隔。
同治六年,是曾國藩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年。他以欽差的身份奉旨剿匪,失敗后受到朝廷申斥。九弟曾國荃也因此遭到牽連,被人彈劾摘去頂戴。曾國藩卻說:“我平生的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中得來。一定要咬緊牙關,積蓄自己的斗志,增長自己的智慧,方能成就不世之功。”
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人越是面臨困境,就越要努力尋求改變?!吨芤住吩疲骸案F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世界在變,環(huán)境在變,身邊人也在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順應萬變。
俗話說:“天助自助者。”只有自己不放棄希望,別人才有機會去拉他一把,上天才會將機遇垂青于他。只要腳步足夠堅定,終有一天,泥濘也會被踏平成為坦途。
05
樂聽良言
《菜根譚》說:“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
經常聽到一些不順耳的話,常常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恰是修身養(yǎng)性的磨礪方法。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順耳的話,誰都愿意聽,甜甜的糖,誰都喜歡吃。但聽到的話句句都順耳,遇到的事件件都順心,反而如同浸在毒藥中一樣。
“聞逆耳言,懷拂心事”,說的就是一種對待逆境與順境的態(tài)度。在逆境中,忍得耐得,有所堅持。順境中,保持清醒,守住本心。
做人切勿諱疾忌醫(yī),要聽得逆耳良言,正視自身不足,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都保持一個平常之心,做到寵辱不驚,不因順心而竊喜,不因挫折而一蹶不振。
“聞逆耳言,懷拂心事”,是一個人能夠走得長遠的良方。
06
懂分寸知進退
《菜根譚》里說:“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后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p>
恩情深重之中往往潛伏著禍患,因此春風得意之時要及早抽身;遭遇失敗之后反能迎來成功,所以不順心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
人生路,千萬條,看似“條條大道通羅馬”,但不是每一條路都可以任意走,一步錯,滿盤皆錯。走哪一條路,一定要慎重選擇。一旦選好了,無論是一路坦途還是坑坑洼洼,都要從容面對。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钡靡鈺r,不要忘形,處于低谷時不要氣餒。無論是春風得意,還是飛黃騰達,都要適可而止。越是在順境中,越要冷靜思考。越是在逆境中,越要鼓足勁頭。
“得意早回頭,拂心莫停手”,正是面對榮辱得失的豁達從容,是人生路上的“剛剛好”。
07
簡單做人
《菜根譚》有言:“機動的,弓影疑為蛇蝎,寢石視為伏虎,此中渾是殺氣。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鷗,蛙聲可當鼓吹,觸處俱見真機?!?/p>
善用心機的人,經常把杯中的弓影看作是蛇蝎,把草間的臥室看作隱藏其中的老虎,心里面到處都是危險的殺機。心氣平和的人,可以把兇惡的石虎看作是溫順的海鷗,把嘈雜的蛙鳴當作是和諧的音樂,處處都能看到生命的真正真諦。
行走于塵世中,最珍貴的,莫過于一顆簡單的心。人的心生來簡單,只是由于后天風霜,破壞了原本的簡單樸實。通往幸福的障礙,一小半來源于生存,一多半來源于自己。心若復雜,小事也成了大事,多被煩惱侵擾;心若簡單,大事也成了小事,可以輕巧地解決掉。
心若簡單,世界也就簡單,何必給自己找不自在?心思簡單的人,不是缺乏情商,而是不屑計較。世間最容易幸福的人,恰恰是這些心思簡單的人。他們不會對別人算計,也不會跟自己較勁。始終懷著一顆知足感恩的心,看得見幸福,也就守得住幸福。
08
逍遙自在
《菜根譚》里說:“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任坎止;心似既灰之術,何妨刀割香涂?”
一個人如果能像沒有纜繩的孤舟,自由自在地隨波逐流盡性而泊,內心就像 一棵已經成灰的樹木,人間的成敗毀譽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便是了,人生在世,最難過去的就是“名利”二字,最放不下的就是榮辱得失。但名利心太重,得失心太強,必然總處在一種憂郁與不滿之中。
“身如浮木,心有沉香”。這正是一份做人的自在。身處大千世界,總有太多無奈、太多不得已,就如一塊浮木,常隨世事飄轉。然而只要一顆心立得住,一切皆能自持。
做人當自知,擺正自己的位置;做人須自然,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強求。這樣才能多一份灑脫的氣度,增一份人生的真趣。
來去自如,融通自在,是一份人生態(tài)度,更是一種自我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