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楊絳
先生楊絳
這“蔚然而深秀”的眉宇
楊絳最出名的身份是錢鐘書的妻子。錢鐘書的天分、才學過人,成就也過人。以至于謙虛都是多此一舉,楊絳曾轉述解放前曾任故宮博物院領導的徐森玉的話:如默存者“二百年三百年一見”。除了錢鐘書,楊絳的生活圈中還有很多“名人”。清華求學時,朱自清曾是她的任課老師,對她的寫作贊賞有加。錢鐘書還沒寫出《圍城》時,夏衍大贊楊絳的戲劇作品。林徽因曾是楊絳夫婦的鄰居。錢鐘書在清華工作的時候,養(yǎng)過一只聰明的小貓。小貓長大后,經(jīng)常和鄰居林徽因家的一只名為“愛的焦點”的小貓爭風打架。
每到半夜兩貓打架的時候,不管多冷,錢鐘書就急忙拿起自己早就準備好的長竹竿,幫自己的小貓打架。費孝通是在楊絳的感情故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角色。這位社會學、人類學殿堂級人物,沒有追求到楊絳。為此,他到清華大學找楊絳“吵架”。認為自己更有資格做楊絳的男朋友,因為他們已做了多年的朋友。費孝通和楊絳在中學和大學都同班,他當然不服氣。1932年21歲的楊絳來到清華當借讀生,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與錢鐘書相遇。青布大褂、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這是錢鐘書給楊絳的第一印象,楊絳形容第一眼的錢鐘書,眉宇間“蔚然而深秀”。楊絳一生追隨錢鐘書,甘愿站在丈夫身后。楊絳曾說,她把錢鐘書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價值。
但她的才情并沒被婚姻淹埋沒,也沒被才子丈夫忽視。錢鐘書的名作《圍城》,1989年將要搬上銀幕前,楊絳為表達主題寫了兩句話:“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yè)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楊絳曾解釋,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圍城”的含義,不僅指方鴻漸的婚姻,更泛指人性中某些可悲的因素,就是對自己處境的不滿。
錢鐘書很贊同楊絳的概括和解析,覺得這個關鍵詞“實獲我心”。早在1946年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出版后,錢鐘書就在自留的樣書上寫下:“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錢鐘書還說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楊絳曾自己寫文章說,她的“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件事終身不改,我一生是錢鐘書生命中的楊絳。”她說,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實苦。但苦雖苦,也很有意思,錢鐘書承認他婚姻美滿,可見我的終身大事業(yè)很成功。許多年前,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把它念給錢鐘書聽,錢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這段話廣為流傳,他們的愛情被看成天作之合,成就彼此,像童話一樣完美。
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
一家三口。中間為楊絳與錢鐘書之女錢瑗。后楊絳寫書《我們仨》紀念。
實際上,苦難也伴隨了楊絳夫婦一生。外辱內亂、顛沛流離、親人離散……整個20世紀知識分子該趕上的境遇都趕上了。1997年,被楊絳稱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愛女錢瑗去世。一年后,錢鐘書去世。此時楊絳年近90歲。楊絳開始翻譯柏拉圖的《斐多篇》,以逃避失去親人的痛苦。
由錢鐘書和楊絳的作品收入所得,2001年建立了“好讀書獎學金”,設在夫婦二人的母校清華大學。2003年,《我們仨》出版。書中有個名段落: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鞓房倞A帶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未,鐘書去世。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么輕易失散了?!笆篱g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F(xiàn)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2007年,楊絳96歲,出版《走到人生邊上》。這本書是關于自己對于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
步入百歲的楊絳,顯出智者的仙骨。媒體配圖的照片上,她總是銀色的短發(fā)梳的光滑地背在腦后,有時帶個黑卡子,面龐有些消瘦,很白,爬滿皺紋,一臉祥和。 百歲生日之際,楊絳曾接受了一家媒體的問答,但是以筆談的形式。回答“什么是您在艱難憂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質?”楊絳說,我覺得在艱難憂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質,是肯吃苦。因為艱苦孕育智慧;沒有經(jīng)過艱難困苦,不知道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有了親身經(jīng)驗,才能變得聰明能干。我的“向上之氣”來自信仰,對文化的信仰,對人性的信賴??傊?,有信念,就像老百姓說的:有念想。她由此舉例文革中,自己仍然堅信“人性并未泯滅,烏云鑲著金邊。”確信“災難性的“文革”時間再長,也必以失敗告終,這個被顛倒了的世界定會重新顛倒過來?!?在這篇問答結尾處,楊絳說,“我今年一百歲,已經(jīng)走到了人生的邊緣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
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準備回家?!睏罱{莫名其妙的紅了,成了微博、微信的寵兒。網(wǎng)絡上拼湊楊絳的“名言名句”,竟流傳出“百歲感言”。浮躁的網(wǎng)友只想干了這碗雞湯。與之相反的是楊絳有篇散文《隱身衣》,能“隱于世事喧嘩之外,陶陶然專心治學?!睏罱{曾對人講起,一次父親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么樣?”我說:“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呢?”我答:“一星期都白活了。”她說,鐘書說他“沒有大的志氣,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边@點和我志趣相同。
更多精彩:《凱風智見:清朝極品敗家子之載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