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步入文化創(chuàng)意從業(yè)者蓬勃興起的時代,不少起源于互聯網“草根”的中國文創(chuàng)產品開始輸出海外,成為中國文化競爭力的“新砝碼”。
據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yè)企業(yè)營收達3.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播服務業(yè)規(guī)上企業(yè)營收達2502億元,同比增長19.7%,是文化及相關產業(yè)10個行業(yè)中增長最快的。
中國文創(chuàng)產業(yè)“墻內開花”的同時,也“飄香墻外”。改編自同名小說漫畫的動畫片《從前有座靈劍山》已經走出國門,成為首部登陸日本電視臺的中國青少年向連載動畫。
與此同時,美國也已經出現了一些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的網站,甚至出現了多個翻譯搶譯同一部的情況,這些網站廣受海外粉絲歡迎,在海外網站排名中位列前茅,“目前有些網站已經找到中方談內容授權的問題,這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很好案例?!?/p>
英語世界的武俠熱
近年來,美國出現了一批粉絲自發(fā)組織的以翻譯和分享中國網絡小說為主的網站和社區(qū),在“Spcnet”(一個獨立關注亞洲影視和小說的論壇)、“Lightnovel”(輕小說論壇,美國最大的社交新聞網站之一reddit上的一個版塊)上都有“歐美字幕組”的身影,更具代表性的是2014年創(chuàng)建的WuxiaWorld小說閱讀網站——目前共翻譯了6部最火的網絡小說,都是仙俠類和玄幻類的“小白文”(內容較淺、易于閱讀),如我吃西紅柿的《盤龍》、耳根的《我欲封天》。目前,翻譯速度已經基本接近網站“更文”速度,每天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來自美國、菲律賓、加拿大、印尼、英國等八十幾個國家的老外“追更”。建站不到兩年,Wuxiaworld已經發(fā)展成為北美Alexa排名前1500名的大型網站,目前日均來訪人數已穩(wěn)定在30萬以上,其中來自美國的訪問量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
一開始,Wuxiaworld只是由美國華裔RWX(網名)個人建立的、界面相當簡陋的網站,純粹依靠粉絲口口相傳和無償捐助運營。然而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它取得了驚人的發(fā)展。吉云飛認為,這是因為他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翻譯-捐助-分享”體系,從而成功地把中國網絡小說的魅力展現了出來。
RWX從小是中國武俠文化的狂熱愛好者,他和一批武俠粉絲曾翻譯金庸和古龍等武俠大家的作品,不過因為這些小說的“中國性”太強,在英語世界并沒有產生足夠的影響。他們當中有一位網名為he-man的越南華裔開始嘗試翻譯中國網絡小說。而RWX正是在Spcnet論壇上閱讀了他翻譯的《星辰變》(StellarTransformations)之后,對作者我吃西紅柿的另一部小說《盤龍》產生了興趣,并于2014年5月10日開始在Spcnet論壇上翻譯《盤龍》(CoilingDragon)。
后來,一個自稱TheLeecher的讀者給RWX提供了一筆不小的捐助。此后,陸續(xù)有其他讀者開始主動捐助RWX,而越來越多的捐助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更新,越來越多的更新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讀者,這又帶來更多的捐助者,一切走上了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正循環(huán)。到2014年12月22日,RWX為當時日均已有十余萬點擊量的《盤龍》(CoilingDragon)單獨建立了一個網站,并取名為Wuxiaworld。
在接下來的11個半月里,RWX平均每周翻譯15章(約5萬字),讓《盤龍》成了第一部被完整翻譯到美國的中國長篇網絡小說,也第一次讓英文讀者真正感受到了中國網絡小說的吸引力。如今,他已將翻譯和傳播中國網絡小說和流行文化視作自己畢生的使命,并在2015年12月辭去了在美國國務院的職業(yè)外交官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Wuxiaworld的發(fā)展中。
因為有《盤龍》和Wuxiaworld的成功模式可供借鑒,類似的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的個人網站如今已有上百家之多,但大部分是“旋起旋滅”,沒能長期堅持翻譯和更新。在這些后起的網站中,規(guī)模僅次于Wuxiaworld的是GravityTales。GravityTales所采取的仍是Wuxiaworld的翻譯-捐助模式,即每一部中國網絡小說的翻譯者或翻譯團隊每周“保底”翻譯3章左右,此外讀者每捐助滿若干美元(一般是60美元或80美元)則加翻一章,并視翻譯能力確定每周“封頂”接受多少章的捐助。
東南亞才是中國網文的海外第一粉絲團
中國網絡小說闖入英語世界之前,早已走紅東南亞。
火熱來襲的中國網絡小說2015年一度驚動了越南官方,越南通訊傳媒部出版、印刷和發(fā)行局向各出版機構發(fā)出公文,要求“清理、仔細編輯言情、耽美內容的出版物”。
全世界使用越南語的人數遠遠少于使用英語、俄語和西班牙語的人數,然而在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的速度上,情況卻正好相反。造就“越南速度”的,是中國網絡小說在當地長達十年的風靡。從中國這邊出去的小說、出版的圖書,主要市場首先是港臺,接著是東南亞、韓國,然后才是歐美。
中國網絡小說是2007年進入越南的。當時,曾經留學中國的越南譯者莊夏讀到中國網絡作家寶妻的小說《抱歉,你只是個妓女》,小說敘述了一位女性的曲折遭遇。莊夏覺得這個作品會有很多人關心,會有很多越南讀者閱讀,于是把小說譯成越南語,翻譯小說以圖書形式出版,3天賣出超過5000冊。“越南讀者很喜歡這個小說,曹婷的作品翻譯成越語以后,很多中國的網絡言情小說也都翻譯成越語了?!?/p>
據新華網報道,2007年以前,越南翻譯出版的中國圖書,已經占到他們每年出版新書的一半,只不過當時還沒有中國網絡小說的身影。2007年后,中國網絡小說在越南出版業(yè)迅速升溫。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2009年至2013年,越南翻譯出版中國圖書841種,其中翻譯的中國網絡文學高達617種。
十年來,越南也出現了網絡文學網站,排行前100名的作品,都來自中國。一位中國網友前去觀摩之后,感嘆越南網站的翻譯是“實時翻譯”,“國內發(fā)表半個小時就翻譯過去了?!币恍┘辈豢赡偷卦侥献x者甚至直接登錄中國的網絡文學網站,借助翻譯軟件,津津有味地讀著被機器翻譯得半通不通的文字,等到小說在越南翻譯出版后再去啃一遍“熟肉”(網絡用語,指經過翻譯的文藝作品)。
如今,越南讀者喜愛的中國網絡作家包括葉落無心、暖晴天、道晴等,她們的作品主要是言情小說。不過,現在的越南讀者也喜歡《時尚先生》等中國耽美小說。
老外為何愛讀中國網絡小說?
與以“守護美好的日常”為永恒主題的日本輕小說和美國“主旋律”文藝不同,中國網絡小說為外國網民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每個人都應該有想象現實以外的其他生活方式的能力。
“abreathoffreshair”(一股新鮮空氣)是老外對中國網絡小說最普遍的認同?!爸袊W絡小說主角的強大行動力,來自于他們想改變世界,而非守護日常生活?!本W名Vexram的讀者如此評論。
也有人認為,老外愛讀中國的網絡小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爽”。在“網絡類型小說”帶來吸引力的基礎上,中國文化元素和中國人想象力的方式也具有新鮮感。通過閱讀討論修仙、玄幻小說,Wuxiaworld也逐漸成為了一個讀者學習中國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基地。在Wuxiaworld上還有專門的板塊介紹中文學習經驗和道家文化基礎,有關于“陰陽”“八卦”的普及知識。并且相當一部分讀者在論壇的交流中互稱“Daoist”(道友),并用“MaytheDaobewithyou”代替“MaytheGodbewithyou”(愿上帝與你同在)作為相互致意的問候語。在漫長的“追更”與日常的陪伴中,中國的網絡小說真正顯示出其“網絡性”和“中國性”的魅力。
有趣的是,在中國,男性一般傾向閱讀玄幻、武俠、科幻等題材小說,即所謂“男頻”;女性則傾向于青春校園、都市職場和穿越宮斗小說,即“女頻”。但這些小說被翻譯到英語世界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
沃拉雷小說網在英語世界中翻譯女頻小說數量,讀者常常會跟譯者長篇大論地討論小說,如果你查看后臺數據,會驚訝地發(fā)現,這些讀者中竟有很多都是男性。
女性作家經常寫到勾心斗角或者用智力取勝的故事,英文世界的男性讀者也很享受這個過程。
“男頻”和“女頻”的概念還沒有被英文世界大面積了解,這反而使他們的閱讀不受固有成見的約束。
“為什么中國網絡文學風景獨好?”在與作家李敬澤進行的一次對談中,北大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這樣分析道:“簡單地說,在印刷文明時代,我們的商業(yè)類型小說不發(fā)達,沒有培養(yǎng)起一支創(chuàng)作力旺盛的類型小說作家隊伍,更沒有形成一個充分細分、精準定位的市場渠道。1990年代‘市場化’轉型之后,類型小說基本都是外來的。這時,網絡進來了。網絡文學吞下了印刷文學沒有吃到的最大一塊商業(yè)蛋糕——類型小說,再加上先進媒介蘊藏的巨大能量,經過十幾年野蠻生長,就長成了現在這樣的世界奇觀。”
漫威帶來了超級英雄和多元宇宙的文化思潮;好萊塢電影近十幾年來也發(fā)生了巨大轉變,從原來的動作片轉向科幻片,能夠迎合年輕人的科學加幻想的元素大行其道。顯然,對英文世界而言,中國的奇幻、仙俠小說不但符合他們的幻想需要,而且呈現著與漫威故事很不一樣的東方色彩。
目前,在全球流行文化輸出的競爭格局中,能與美國的好萊塢、日本的動漫、韓國的電視劇有一拼之力的,只有中國的網絡小說。當然,網絡小說如何與“寓教于樂”的主流文學觀磨合,成為能夠負載“主流價值觀”的中國“軟實力”,還是需要認真探討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