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春風十里 不如你》迎來大結局!盡管劇情很虐心,結局很反轉,但它帶來的話題熱度卻是毋庸置疑,甚至有人認為“99%的國產青春片都不如它”(春風十里,自然不如“你”~~)。
雖然有些夸張,但是俗話說得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個“對比”就是電影版的《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所“貢獻”的!
前一段時間, 繼劇版之后,電影版《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終于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因為它竟然急吼吼地下線了?。。?/p>
據說,連白襯衫男神楊洋和天仙劉亦菲都慘遭群嘲,真是粉絲也拯救不了的大挨批(IP)。想來也是,粉絲要臉,可影院得要命啊,結局自然可想而知!
雖說票房和口碑都不盡如人意(撲街),但好在局長既看過小說也看過電視劇,電影情節(jié)啥的已不關心,局長只關心一個燒腦的問題,“十里桃花”也好,“春風十里”也罷,為什么都是“十里”,而不是“六里”“八里”“一百里”?
電影《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海報
“十”有圓滿、豐盛的文化意蘊
首先,“十”的本義就是數目字。但在古人的觀念里,這個數目字卻有著特殊的含義。我們可以看一下古人對“十”的解釋:
“十,數之具也,‘—’為東西,‘|’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p>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數始于一,終于十?!?/p>
——《漢書·律歷志》
“數滿于十。”
——杜預注《左傳·莊公十六年》
“十是數之小成?!?/p>
——孔穎達疏《左傳·僖公十四年》
“十者,數之極?!?/p>
——孔穎達疏《周易·屯卦》
“具、終、滿、成、極”,說的都是到達一個頂點,有完成、終結的意思。這些解釋無不表達著人們對“十”所延伸衍化出的一種文化意義,因此,“十”除了表示一般的數目字,便有了第二個含義,即表示多、完備、齊全、達到頂點。在約指豐盛的同時,又有了一番完滿、吉祥的審美意蘊。
從心理的角度來說,人們都渴望豐盛、齊全、圓滿、無缺憾,因此,“十”這個數目字符合了人們普遍的心理訴求,對“十”的尊崇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了。在漢語詞匯中,不乏表達這類完滿語義的詞:十足、十分、十成、十全十美……
清代皇帝愛新覺羅·弘歷,自視甚高,認為其文治武功為古今獨一無二,晚年自號“十全老人”,并作《御制十全記》,命人以滿、漢、蒙、藏四種文體書寫,建碑勒文,算是自信“十足”者了。
盛世“十全老人”——愛新覺羅·弘歷
以“十”來表達繁多、完滿之意的文辭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禮記·大學》
這說的是君子慎獨,有十雙眼睛盯著你、十雙手指著你,怎能不有所畏懼!其實未必真有十雙,意思是有無數個人盯著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可不慎啊!
“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
——《毛詩·國風·魏》
這描述的是在一片很大的桑園里,年輕的姑娘們悠閑地采桑,一路走,一路唱著回家去。
采桑圖
“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毛詩·豳風·東山》?
意思是女子出嫁,新婦儀容端整,一言一行皆合乎禮儀,盛贊其儀態(tài)之美,“九”“十”在這里也是虛指,表示繁多、完備之意。
從古至今,人們喜歡以“十”為標準數量
或許是基于上述文化心理,人們凡事都喜歡以“十”為標準數量。
例如,人們“逢十”便有舉行生日祝壽和各種慶典的傳統(tǒng)習俗。古代有“十圣”:文圣孔子、武圣關羽、醫(yī)圣張仲景、書圣王羲之、史圣司馬遷、草圣張旭、畫圣吳道子、詩圣杜甫、茶圣陸羽、酒圣杜康。
儒家提倡的十種倫理道德,稱為“十義”,即《禮記·禮運》所稱:“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p>
電視劇《老有所依》劇照
古代稱玉有十種品質,用來比喻君子的十種美德,指的是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
明代都卬《三余贅筆》中,記載了曾端伯提出的“花中十友”,具有很高的美學鑒賞力:“荼蘼韻友,茉莉雅友,瑞香殊友,荷花靜友,巖桂仙友,海棠名友,菊花佳友,芍藥艷友,梅花清友,梔子禪友?!?/p>
在現代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總要進行一些類似“十大新聞”“十佳產品”等的評選??梢哉f,“十”的數量意義已深受其文化意義的滲透和影響,往往用來表示最突出、最特別、最優(yōu)秀的事物。
宗教中的“十”
宗教傳統(tǒng)中,也有借重“十”來總結各種概念意義的。例如,佛教有“十方”“十地”的說法。
“十方”即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等十個方位。
“十地”指的是菩薩修行漸近于佛的十種境界,即極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
與“十里桃花”相似的表達
講真,每次讀到“十里桃花”,局長都會少女心爆棚,然后腦海里會浮現另一個詞——“十里紅妝”。
“十里紅妝”描述的是嫁女的場面。按照傳統(tǒng)婚俗,婚禮的前一天,新娘的床上用品、衣褲鞋履、線板紡錘、首飾細軟等嫁妝,會裝入花轎,送往男方家。蜿蜒數里的送嫁隊伍從女家一直延伸至夫家,浩浩蕩蕩,洋溢著吉祥喜慶。后來,人們便用“十里紅妝”來形容嫁妝的豐厚。
古代婚嫁中的“良田千畝,十里紅妝”
“十里桃花”也是類似的表達,我們讀到此句,腦海中自然浮現出一片廣大至極的桃林,不禁想起《詩經·國風·周南》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春日盛景,是不是很容易生發(fā)出一種耽美沉醉之感?
“十里長街”,即長安街。當年從長安左門至東單牌樓,名東長安街,從長安右門至西單牌樓,名西長安街。東西長安街總長僅3.7公里,卻有“十里長街”之稱。顯然此處為虛指,極言其長遠、廣大,因有完備、極點之意,寓意著國家的繁榮昌盛與長治久安。類似的情況,還有南京的“十里秦淮”、上海的“十里洋場”等。
老上海“十里洋場”
“十惡不赦”是例外
如此看來,“十”在我們的文化中,是一個寓意吉祥、美好的數目詞。不過,也有個別詞例外,如:十惡不赦。十惡,最初是實指,《隋書·刑法志》:“開皇元年……置十惡之條,多采后齊之制,而頗有損益。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焙髞韺嵙x虛化,用“十惡不赦”指罪大惡極,不容赦免。
中國的數文化景象豐富多彩、廣泛存在,局長上面所說的關于“十”的文化僅僅是數文化這個汪洋大海中的一朵小小浪花。比如,為什么說是“三生”“三世”呢?此處也是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