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7年,蘇軾出生在眉州。幼年時候,父親蘇洵就在家,把自己的學識傳授給蘇軾和弟弟蘇轍。由于蘇軾為人豪爽,本人性格爽朗大方,豪放不羈,因此并不缺少朋友,大家都十分喜歡跟他來往。而蘇軾平時,就很喜歡交交朋友,做做美食,或者品品茶,生活十分愜意,不僅如此,他還非常喜歡游山玩水,所以他時常和別人結伴出行,去看祖國大好河山。
1056年,蘇軾第一次進京參加考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他看到試卷上蘇軾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可是機緣巧合之下,歐陽修錯把這張試卷當作了自己的徒弟曾鞏所寫,為了避別人的閑話,只好給了蘇軾第二名。
由于在考場上得到了歐陽修的大力夸贊,一時間,蘇軾成了京城里面的名人,只要是他的作品,就會被大街小巷傳看,正當他準備大展身手之時,在家鄉(xiāng)卻傳來一個噩耗——母親去世。
等蘇軾受完母喪回京,一切已經(jīng)不如從前了。歐陽修在政治上與王安石不合,反對變法,已經(jīng)離開了京城,那時的朝廷暗流涌動,再也不是曾經(jīng)了。沒多久,蘇軾就因為上書批判了王安石變法中的弊端和不足,被政黨抨擊,調離了京城,被貶去杭州。
在蘇軾后來的人生中,他屢次被貶,可是他永遠都是以向上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他與民為樂,帶領當?shù)匕傩者^上一天比一天好的生活,他去周邊的山水游玩,品嘗當?shù)鬲毺氐拿朗场?/p>
雖然條件艱苦,在當時,許多地方還沒有像中原一樣發(fā)展起來,南方的潮濕和頑疾,讓蘇軾苦不堪言,可是他卻依然滿懷著對生活的希望。
蘇軾為人直爽,直言不諱,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有許多在政治上與他不合的人想要除掉他。雖然他如此豁達,可是畢竟他也是一介凡人,難免會有失意落寞的時候。
蘇軾描寫憂傷情緒的作品并不多,可是一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卻流傳至今。
蘇軾用短短幾句詩,寫盡人世間最深的孤獨,流傳千古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蘇軾被貶黃州,因為被小人算計,剛剛在烏臺詩案中死里逃生的他,對于人生又有了別樣的看法。雖然性命保住了,可是罪責卻難逃,他雖然依然身上有官職,可這不過徒有虛名。
此時此刻的蘇軾,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權力,在別人的操控之下,他不得不與家人分別,孤身一人奔波到黃州,即使素日樂觀直爽,在這樣的情況下也難免會有憂傷。
夜深人靜,蘇軾只身一人走到庭院之中,看到殘缺的月亮獨掛枝頭,心中感慨萬分。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夜晚寂寥,梧桐稀疏。蘇軾一人獨來獨往,他那縹緲無力的身影孤獨卻又無助,即使?jié)M腔熱血,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卻無法一展才能,反而要被人暗算,心中的痛苦和委屈,他又有人可以訴說?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無人知曉。蘇軾心中的苦楚,沒有誰可以理解,也沒有誰可以為之排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寂寥的夜晚在庭院里踱步,望著天上的月亮,心中感慨萬千。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四下張望卻無一人。燕子在夜晚里掠過枝頭,寒枝那么多,可是它們卻不曾駐足停息,與其這樣,還不如在沙洲忍受寒冷寂寞。這句話說得哪里是燕子?其實就是詩人自己。
被小人詆毀那又怎樣呢?蘇軾并不愿意隨波逐流,扭曲自己的心去迎合世俗。
品讀蘇軾的詩詞,可以治愈心靈;品味蘇軾的人生,可以砥礪前行蘇東坡就是這樣一位千年難得一遇的集大成者,他的人品、才華、能力、態(tài)度,都值得我們去仰慕和學習。除了《蘇軾詞傳》和《辛棄疾詞傳》之外,這套書中還包含了《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圖,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而且還配有詳細的注釋,通俗易懂!
這套書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圖,還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而且還配有詳細的注釋,通俗易懂!“腹有詩書氣自華”,就連董卿都贊嘆蘇軾“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讓我們的生活里多一點詩詞,詩詞的力量是偉大的,詩詞永不過時!
僅需一件衣服、一頓快餐的錢便可以接受文化的熏陶,讓孩子從小接受詩詞文化的熏陶和文人雅士的智慧!男女老少都可以看哦。
雖然蘇軾在仕途上十分坎坷,可是他很會苦中作樂。平淡無趣的生活被他過得有滋有味。他會大膽表示自己的不滿,他會大膽追求自己心愛的女子,他也會在閑暇時間做做美食博自己歡喜。
他不受任何束縛,以自己的力量去還擊當時政治上的黑暗,雖然這份力量微小而又薄弱,可是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發(fā)聲,并且百折不撓,決不放棄。
在我們的人生中,也要學習蘇軾這樣的爽朗大方,面對苦難能夠微笑,能夠鼓勵自己咬咬牙,而不是沉浸在失敗之中任由自己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