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源遠(yuǎn)流長,自第一首詩誕生之日起,直至今日,可以說詩詞已融入到了中國人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大到家國大事,小到生活起居,都有詩歌進行表現(xiàn)。描繪天地山川,摹寫風(fēng)雨雷電,也是中國詩詞的拿手好戲。
可是,中國的古詩詞里,山川河流、風(fēng)雨雷電,并非簡單的山川河流、風(fēng)雨雷電,它更承載了中國人的生活哲學(xué)、人生思考。
在浩渺的詩詞作品里,有一類專寫聽雨的詩詞,他們聽的不只是雨,還有人生。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在所有的聽雨詩詞里,蔣捷的這首最為經(jīng)典。詩人選取了少年、中年和老年三個聽雨場景,將時光流逝、歲月變遷盡數(shù)說了出來。少年的瀟灑、中年的惆悵、老年的隨意,在寥寥數(shù)語里展現(xiàn)出來。少年灑脫,因時光還長;中年悵惘,因壓力山大;老年隨心,因早已看開。
聽雨,有時是為了感慨年華逝去。
風(fēng)入松
宋·吳文英
聽風(fēng)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jǐn)y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dāng)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清明,是那個“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日子,這樣的日子里,不免泛起一縷思念。想那玉人離去,獨留我于此地。以前分別的那條樓前小路,如今早已楊柳成蔭,卻不見你歸來。那一絲一縷的柳條,都是我對你的思念。昨夜酩酊大醉,今早卻被黃鶯叫醒,擾了清夢。
我仍會去打掃西園,在雨后欣賞新晴春景。黃蜂頻繁撲打秋千索,那上面還留有你的清香,而你卻不在。一夜之間,那幽靜的臺階上,便已是苔蘚青青。
聽雨,有時是為了懷念某人。
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宋·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沾才P聽南窗雨,誰復(fù)挑燈夜補衣。
賀鑄與妻子感情深厚,當(dāng)他再次來到蘇州的時候,想起了自己和妻子的點點滴滴,不免黯然傷神——妻子的離世,讓他傷心欲絕,仿佛梧桐遭到霜打,好似鴛鴦失了伴侶。躺在空蕩的床上,聽著窗外淅瀝的雨聲,他更加難過——誰復(fù)挑燈夜補衣?
聽雨,有時是為了想念失去的人。
長相思·雨
宋·萬俟詠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漂泊在外的旅人,為了理想打拼,每當(dāng)夜深人靜之時,每當(dāng)夜雨淅瀝之際,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不免涌上心頭。不管是否有所成就,心中總是難平。
聽雨,有時是為了思念家鄉(xiāng)。
聽雨
元·虞集
屏風(fēng)圍坐鬢毿毿,絳蠟搖光照暮酣。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虞集是元代的大學(xué)者,在京為官多年,起起伏伏。當(dāng)他聽雨時,卻想起了江南。多年仕途經(jīng)歷,讓他看清世態(tài)炎涼,看清了人事紛爭。江南,成了心靈最后一片凈土,是他退出鉤心斗角的名利場的最后一份想往。
聽雨,有時是為了去往某個地方。
寒食寄京師諸弟
唐·韋應(yīng)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虞集聽雨,是厭倦了官場生活,想要歸隱江南;韋應(yīng)物聽雨,卻是懷念兄弟,想起了兄弟之情。
聽雨,有時是為了擁有一份情感。
桂殿秋
清·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在晃晃蕩蕩的小船上,忽然想起了一些往事。那青翠的山峰與美人的倩影共同掩映在江水之中,令人神往。同是在船上聽著淅淅瀝瀝的秋雨,可我們卻各自獨眠。
聽雨,有時是為了得不到的愛情。
雨,是大自然的精靈,它打在窗上,打在芭蕉葉上,也打在你我的心頭上。聽雨,便是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