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看不慣的人和事有很多,有的人喜歡直言不諱,而有的人則放在心里,沉默以待。
其實(shí),揣著明白裝糊涂,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都聽過“言多必失”,說的多自然錯的也就多了。聰明的人會思考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這既是在尊重他人,也是一種智慧和善良的體現(xiàn)。
01
揣著明白裝糊涂,是一種尊重
大凡朋友,須箴規(guī)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王陽明
生活中,我們在與朋友相處的時候,免不了起一些沖突或摩擦,當(dāng)我們勸誡對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的方式,盡量少點(diǎn)指責(zé)和埋怨,多點(diǎn)贊揚(yáng)和鼓勵,朋友之間才能相處得更加和諧。
若直截了當(dāng)?shù)亟o朋友指出錯誤,那么不僅傷害了他的自尊心,還會影響彼此之間的情誼。原本是好意卻導(dǎo)致兩敗俱傷,何苦呢?
《孔子家書》中有一則小故事: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們準(zhǔn)備外出的時候,正好趕上下雨,但他們沒帶雨具,路過子夏家門口時,子路提出向子夏借把傘。
但被孔子攔住了,他對子路說:“我很了解子夏,他比較惜財,一般不輕易借給別人東西。”
子路反問道:“我都可以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大家,難道子夏連區(qū)區(qū)一把傘都不肯借嗎?”
孔子說:“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我們應(yīng)該尊重,不能強(qiáng)迫別人做不喜歡的事情,只有這樣彼此之間的情誼才能更長久?!?/p>
原本能夠從弟子家順道借上雨具,但孔子了解子夏,若是不借,別人會認(rèn)為子夏目無尊長;但若是借了,他又會很心疼。
孔子沒有因?yàn)樽酉牧邌荻肛?zé)他,相反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尊重子夏的意愿,并寬容理解他。
很多時候,我們心里明白但不要當(dāng)面說出來,這是對他人的尊重,偶爾糊涂一點(diǎn),未必不是一種福氣。
02
揣著明白裝糊涂,是一種善良
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意思是為人處世中,說話一定要小心謹(jǐn)慎,以免傷人又傷己。
揣著明白裝糊涂的人是心底善良之人。他們能夠體諒別人,換位思考,即使看破也不會說破。
現(xiàn)實(shí)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婆媳關(guān)系日趨緊張,但不乏有相處得比較好的。
我的一位同事就跟她婆婆親如母女。經(jīng)??吹剿谂笥讶駡D,很溫馨很幸福,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們就是母女倆。
后來有一次,我向她請教婆媳之間如何和諧相處?她說:“人心都是肉長的,要想相處得好,就需要彼此理解、包容,小事情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好,善待長輩、感恩長輩,別計較太多,畢竟家是講愛的地方?!?/p>
雖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但是有時候糊涂一點(diǎn),多換位思考,傾聽他們內(nèi)心的真實(shí)想法,有事小聲說,沒事笑著說,這樣一來跟誰相處都會很和諧的。
有些事,看破不說破;有些人,知道不評論。正所謂“水深不語,人穩(wěn)不言”,學(xué)會說話,懂得揣著明白裝糊涂。
《菜根譚》: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蓋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朧正聰明之窟也。
路從來都是自己走的。有的人,能將路越走越寬;有的人卻將路越走越窄,以至于容不下自己。
03
揣著明白裝糊涂,是一種智慧
為人處世中,不必事事較真,正如鄭板橋所言“難得糊涂”。
鄭板橋?yàn)楣俣嗄?,他看破了官場上的黑暗與腐敗,最終選擇了辭官回鄉(xiāng),終日以寫詩作畫為生,回歸自然,如此揣著明白裝糊涂,實(shí)乃人生的一大智慧。
俗話說:“與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能夠揣著明白裝糊涂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為人處世。
但生活中總有很多人“丟西瓜撿芝麻”,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只想著自己,殊不知這是在自斷后路。
誰都不傻,只是不說而已。什么事情說得明明白白只會讓你失去人品、友情甚至更重要的東西。
處處算計,好事占盡的人只會活得越來越累。很多時候大度一點(diǎn),寬容一點(diǎn),凡事留有余地,才是在積福。
晚清名臣曾國藩縱橫官場近四十年,能夠從一個芝麻小官一路升遷為兩江總督,這離不開他的“裝糊涂”。
官場復(fù)雜,官員勾心斗角,凡是看得太明白只會給自己招來禍端。曾國藩還說:“天道忌巧”。有時候笨一點(diǎn),糊涂一點(diǎn)反而是在偽裝自己,保護(hù)自己。
他不計成本地去培養(yǎng)李鴻章、左宗棠等人,還在平定太平天國之后,將功勞拱手相讓,這一切都是他“糊涂”的表現(xiàn)。
試問這樣的領(lǐng)導(dǎo),誰不想替他辦事,對他忠心呢?這也就是為何曾國藩能一路升遷的重要原因。
老子曾說:“大智若愚”。
真正的智者懂得“知而不言,適時緘口”,懂得揣著明白裝糊涂,得饒人處且饒人!認(rèn)同的點(diǎn)個“在看”,轉(zhuǎn)發(fā)給身邊的親朋好友,福生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