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說:“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zhì),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p>
深以為然。
世事繁雜,不經(jīng)意間就會陷入消耗自己的雜事、瑣事之中。
人生于世,想要有所作為,必得避開世界上最沒用的兩件事,一件是生氣,另一件是抱怨。
01
生氣,是最吃虧的事
禪語有云:“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p>
一個人開始生氣,就是在折損自己的福氣。
曾看過一篇新聞報道。
有個老人在公園觀棋。
下棋者屢屢出錯,老人忍不住支招,但下棋者不理他。老人生氣了,卻沒有離開,繼續(xù)觀戰(zhàn)。
眼看即將走入死局,老人急得不行,又開始指點(diǎn),下棋人還是不聽。老人更生氣了。
急上加氣,老人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心梗突發(fā),身體一歪,倒下了...
凈空法師說:“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永遠(yuǎn)虧本,那就是發(fā)脾氣。”
情緒是身體的報警信號。
人類已知的疾病中,超過80%都是由情緒引發(fā)的。而在傷及人體的各種情緒中,生氣排在首位。
專家指出,生一次氣,身體有六大器官會同時受傷。
這正是:百病皆生于氣,脾氣越差,身體越差。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人生在世,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介懷。
生氣,是別人做錯了,我們卻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是別人做了蠢事,我們卻替他們表現(xiàn)出笨蛋的樣子。
正如一位作家所說:“鏡子很臟的時候,我們不會以為是自己的臉臟。但別人說了傷人的話,我們卻覺得糟糕的是我們自己。”
生命可貴,放下別人的過錯,對自己好一點(diǎn)。
余生不長,把時間留給最美的風(fēng)景,一路走一路賞,且行且喜。
02
抱怨,是最無能的表現(xiàn)
有位作家說:“把時間花在進(jìn)步上,而不是抱怨,這就是成功的秘訣?!?/p>
看過一個職場故事。
一家服裝公司召開年度總結(jié)會議。
一個店長抱怨道:“實(shí)體店價格太高,沒人氣,員工不想干,沒法做了...?!?/p>
而另一個店長則平靜地說:“房租、水電等成本確實(shí)高,但實(shí)體店可以試穿。我們將員工培訓(xùn)成個人形象顧問,往往一次能售出一整套衣服,口碑非常好。”
這就是白巖松說的:“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想要改變,開始行動?!?/p>
抱怨,是一副毒藥,一旦成為習(xí)慣,既苦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看過一則小故事。
禪師將愛抱怨的弟子帶到湖邊,舀了一杯水,放了一勺鹽讓他喝。
弟子大叫:“咸得發(fā)苦了?!?/p>
禪師把一勺鹽撒進(jìn)湖里,又舀了一杯水讓他喝。弟子笑著說:“好清甜啊?!?/p>
師父說:“生活的不如意,就像這勺鹽,它的咸淡,取決于承載的容器。一杯水?一湖水?你將如何選擇?”
位置不同,格局不同,結(jié)果也大相徑庭。
人生就是如此。
你站在二十層樓往下看,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若站在二樓望去,卻往往感覺破敗不堪。
做人,若沒有高度,處處都是問題;人生,若沒有格局,事事皆可抱怨。
費(fèi)斯汀格法則告訴我們:
“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只占生活的10%;剩下的90%,都取決于你對所發(fā)生的事情的反應(yīng)和決定?!?/p>
人生路上,或獨(dú)行,或群居,都請舍棄抱怨,做自己的擺渡人,自能隨行而安,隨心而樂。
03
靜氣,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清代帝師翁同穌說:“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p>
靜,是一門功夫,越是遇到大事、急事,越需要心靜。
看過一則小故事。
為躲避文字獄,有個書生把祖?zhèn)骷視卦谝话烟刂苽愕墓潜?,?zhǔn)備回鄉(xiāng)下避難。
沒想到,回家路上,傘竟被人拿走。
傘不值什么錢,可萬一被人發(fā)現(xiàn)了家書,災(zāi)難隨時會降臨。
書生沒有慌亂也沒有抱怨。他仔細(xì)查看了所有包裹,除了雨傘,其他都沒動過。
因而,他推測拿傘之人并不是偷盜,可能是路過時順手牽羊拿走的。
于是,書生計上心來。他擺了個攤位,打出“舊傘換新傘”的招牌,一時間,換傘的人擠破了頭。
終于,有個小孩子拿著一把舊傘過來,書生一看,正是自己丟失的那把。
《大學(xué)》中說:“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p>
心靜,是人能夠安定,能夠思慮,最后有所得的基礎(chǔ)。
正如故事中的書生,能夠轉(zhuǎn)危為安,就在于他能夠靜得下心。
人生一世,常常會面對十字路的選擇,若心浮氣躁,則往往會急中生亂,亂中出錯。
《昭德新編》中說:“水靜極則形象明,人靜極則智慧生。”
水,靜下來,能映照萬物;心,靜下來,才能體察入微。
靜,是一門智慧。它能讓人快速地屏蔽一切干擾,專注于大事、要事,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余生,養(yǎng)一份靜氣,滌蕩靈魂。
或許你生氣的,并非你感受到的;或許你抱怨的,并不是你看到的。心有靜氣,歲月靜好;心若靜好,福氣自是綿長。
寫在最后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zhì)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p>
如果有本事能解決遇到的問題,又何必生氣和抱怨呢?
遇到問題時,把毫無用處的生氣和抱怨先放在一邊,靜下心來思考,反而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有本事的人,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本事和能力,而不是忙于生氣和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