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急事要靜
蘇洵曾說過一句話:
處世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正所謂心靜則明,人生的很多智慧都藏在沉穩(wěn)與冷靜里。
越是情況緊急,越要保持頭腦的清醒,沉著應(yīng)對。
作家米貝爾說:
有恬靜的心靈才能夠把握自己,有穩(wěn)定的精神才能夠指揮自己。
生活像一場拳賽,心浮氣躁,就容易自亂陣腳。
冷靜下來,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才能見招拆招,有條不紊地解決所有麻煩。
《昭徳新編》里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p>
當你遇事能夠不慌不忙,平心靜氣地面對一切。
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所有突如其來的難題,都早有它的應(yīng)急方案。
遇爛事要離
很認同這樣一句諺語:“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會痛著腳趾頭。”
遇到爛事,越糾纏事就越多,最終拖累你的步伐,使你難以脫身。
只有不予理睬,你才能避免被那些破事的影響,從而輕裝前行。
漫畫家?guī)酌子芯湓?,說得很好:
不要在一件別扭的事上糾纏太久,糾纏久了,你會煩,會痛,會厭,會累。
到最后,你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自己過不去,所以無論多別扭,你都要學會抽身而退。
面對他人的污蔑、指責或傷害,別去較勁,及時遠離,把時間和精力留給自己。
正所謂:“建大事者,不忌小怨?!?/p>
一滴墨汁落在杯中,則黑色暈染一片;若融在海里,大海仍萬里澄清。
當你眼界足夠廣闊,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爛事,都只是你來時路上毫不起眼的石子。
與其在不可理喻的人事中消耗自己,不如低下頭來,專心趕路。
遇難事要熬
楊絳先生一生經(jīng)歷了時代的浮沉變幻,遭遇過人生的種種風霜雨雪。
年輕的時候,時局動蕩,一家人擠在法租界避難。
她先前就職的學校被迫停辦,錢鐘書又找不到工作,一家人的柴米油鹽都成了頭等大事。
為了補貼家用,她當起家庭教師,在離家很遠的一所小學代課,每天來回輾轉(zhuǎn)近一個多小時。
盡管生活清苦粗糲,楊絳卻筆耕不輟,堅持寫作。
楊絳先生曾說:
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越細,香得愈濃烈。
人生浮浮沉沉,生活起起落落。
你所遇到的所有磨難,熬不住,就是障礙,熬過去,就是你更上一層樓的臺階。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
當你會感到特別難的時候,那正意味著光明就在不遠處,不妨再咬牙堅持會。
耐住風雨,蹚過泥濘,那些考驗,終會變成命運的另一種成全。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在于處理事情的能力,更在于面對問題時的心態(tài)。
沉著堅韌多一些,困難就少一些;眼光胸懷大一點,事情就小一點。
人這一生,所謂修行,其實都是修心。
先改變自己處理事情的態(tài)度,才能改變你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