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西游記》里,由唐僧領(lǐng)銜的“取經(jīng)小分隊”是一個分工明確的團隊,孫悟空實力最強,負責具體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沙僧城府極深,承擔起了陪護師傅、看守行李、牽馬喂食等部分后勤工作,最苦最累的挑擔工作完全交給了豬八戒。
擅打先鋒的孫悟空,每逢遇到難啃的“硬骨頭”,總會暫時性的給豬八戒“減壓”,讓他放下肩上的擔子一同出戰(zhàn),在孫悟空主角光環(huán)的陰影下,協(xié)同作戰(zhàn)的豬八戒幾乎每次都顯得那么“力不從心”,他自己做出了解釋:
哥哥好沒眼色,我又是粗夯,無甚本事,走路扛風,跟你何益?
粗笨、沒本事是豬八戒的自我定位,不過,在沒加入取經(jīng)團以前,入贅在高老莊的他,根本不像自己說的那么“渣”。
為了降服豬八戒,孫悟空可是傾盡了全力,跟對手自二更時分,直斗到東方發(fā)白……按現(xiàn)在的時間計算,大約從晚上九點,一直打到凌晨五點左右,PK了長達八小時,算得上是一場持久戰(zhàn),那個時候的豬八戒,哪有一點粗笨的跡象?又何來沒本事一說?
比拼過程中,是孫悟空“自報家門”才讓豬八戒“束手就擒”的,而豬八戒所說的“沒本事”,恰是從皈依唐僧后逐步表現(xiàn)出來的。
波月洞對戰(zhàn)黃袍怪,豬八戒十回合不敵對手遭擒,獅駝嶺三僧斗三魔時,又是豬八戒被俘導致戰(zhàn)況崩盤,種種“拖后腿”式的表現(xiàn),讓孫悟空很抓狂,也很疑惑,昔日威震三界的天蓬元帥,為何如此不濟事?
遙想當年,還沒正式出家的豬八戒尚能保持幾分銳氣,在“老婆”(孫悟空變化的)面前自信的表示,岳父找來的那些法師通通不頂用,只要他不主動離開,任誰都無法拆散他們夫妻!
睡著,睡著!莫睬他!我有天罡數(shù)的變化,九齒的釘鈀,怕甚么法師、和尚、道士?就是你老子有虔心,請下九天蕩魔祖師下界,我也曾與他做過相識,他也不敢怎的我。
很狂妄,有沒有?連九天蕩魔祖師都不放在眼里,是吹牛哄老婆開心,還是他真有這樣的實力?
豬八戒所說的九天蕩魔祖師,便是那地位尊崇的“五方五老”之一的北極真武大帝,曾經(jīng)的確和他是平級的同事關(guān)系,如今的真武大帝坐鎮(zhèn)北俱蘆洲,手持一柄真武劍掃蕩群魔,連孫悟空見了都得畢恭畢敬的,不過,九天蕩魔祖師在沒晉升為“五老”之前,其實跟豬八戒是同一個辦公室的“同僚”。
真武大帝在派往北俱蘆洲前,是天庭里的中層干部,屬于“北極四圣”序列中的成員之一,所謂的“北極四圣”,排名第一的就是“天蓬元帥”,在《道法會元》卷一五六中清晰地記載著: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tǒng)大元帥天蓬真君!
北極四圣包括: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又名天佑副帥)、翊圣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將軍)、靈應(yīng)佑圣真君(又名真武將軍)……
想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使鐵棒東打西敵,更無一神可擋,是佑圣真君(真武大帝前身)手下的“保安隊長”王靈官執(zhí)殿,掣金鞭近前擋住,兩人斗在一處,一時勝負難分,想想看,連北極四圣的手下都有跟孫悟空一戰(zhàn)的實力,何況是天蓬元帥這個“總負責人”?
別說真武大帝,就是如來本尊,天蓬也沒放在眼里,當孫悟空挨了“如來神掌”被困囚在五行山后,玉帝別出心裁的要舉辦“安天會”,給如來慶功,天蓬便是邀請人之一:
天蓬、天佑急出靈霄寶殿道:“請如來少待,我主大駕來也?!狈鹱媛勓?,回首瞻仰!
既然豬八戒有如此實力,為何在取經(jīng)路上一敗再敗,成了屢敗屢戰(zhàn)的“反面典型”呢?這一切,還得從他“醉酒鬧事”說起……
受邀參加蟠桃會的天蓬元帥,卻因喝多了酒調(diào)戲嫦娥,引來了“糾察大隊”的王靈官(又是這位敬業(yè)的好員工),醉酒狀態(tài)下的天蓬,開啟暴走模式,一嘴拱倒斗牛宮,吃了王母靈芝菜。玉皇親打二千錘,把吾貶下三天界。教吾立志養(yǎng)元神,下方卻又為妖怪!
醉酒鬧事已經(jīng)是“罪大惡極”了,何況天蓬一嘴拱倒斗牛宮,吃了王母靈芝菜,得罪了玉帝又激怒了王母,是可忍孰不可忍,玉帝親自執(zhí)法,生生打了2000錘,落得個肉綻皮開骨將折的下場,下凡投胎又走錯了路途,只能保留一點“真靈”,無奈的選擇“奪舍投胎”……
下凡以前,就受了嚴重的內(nèi)傷,加上“錯投豬胎”,只保留了“一點元神”,這樣的狀態(tài),還能保持多少“戰(zhàn)斗值”?難怪豬八戒斗不過孫悟空,可他怎么說也是“北極四圣”的老大,就算見了真武大帝也不會膽怯,怎么說也共過事,何況他還是真武大帝的老領(lǐng)導!
隨著取經(jīng)的成功,如來端坐在大雷音寺論功行賞,封豬八戒做個“凈壇使者”,挨餓受凍了一路的豬八戒表示不服,當即提出質(zhì)疑,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凈壇使者?
從豬八戒的經(jīng)歷來看,他還真不是吹牛,想當年的他,論級別不在“五老”之下,論實力也不輸給真武大帝,所以他始終一副我行我素、懟天懟地懟空氣的狀態(tài),如來封他的“凈壇使者”,比天蓬元帥不知低了多少個等級,至于觀音承諾的將功折罪,脫離災(zāi)瘴完全就是個兌現(xiàn)不了的“空頭支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