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宋襄公,很多人的第一反應(yīng)是迂腐,認(rèn)為這個人執(zhí)著的近乎偏執(zhí),天真的近乎愚蠢,那么這樣一個人身上到底有沒有可取之處呢?凡事都有兩面性,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回顧歷史,來重新認(rèn)識一下那個千年前的諸侯宋襄公,一起了解一下他的稱霸之心和稱霸之術(shù)。
宋襄公繼位:看得見的推位讓國,看不見的權(quán)謀之術(shù)。
歌頌宋襄公的人,都會提到他的仁,具體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就是推位讓國,提到推位讓國我們會想到伯夷叔齊,其實在宋襄公身上也放生了類似的事。
宋桓公疾,太子茲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君其立之?!惫郁~。子魚辭曰:“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臣弗及也。”遂走而退。子魚,目夷字也?!蹲髠鳌?/p>
宋桓公病重,要托付后事,他把太子宋襄公叫到身邊,宋襄公說:“我的哥哥目夷比我年長,而且比我仁德,他才是國君的最佳人選,請您立他吧!”宋桓公于是把目夷叫到身邊,把宋襄公的話告訴了他,問他有什么看法。目夷對父親說:“能夠把國家都讓出來的人,還有什么樣的仁比這個更大呢?我比不上他,他才是國君的最佳人選呀!”
對于宋襄公的推位讓國,在我看來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哥哥目夷雖然是庶出,但是他是長子,且身邊有一眾支持者,從后來宋襄公對于哥哥目夷的安排來看,目夷不僅有極強的政治能力,也有突出的軍事素質(zhì),可以說確實是那個時代的人中之杰。對于這樣的人,如果他窺視君位,對于繼位者來講都是極大的威脅。宋襄公對于父親宋桓公的傳位推辭,也可以看成是對于父親的提示:哥哥目夷能力強,威望高,我繼位他恐怕不會服氣,您最好問問他的看法。
宋桓公問目夷有目的,是想看看目夷的態(tài)度,而后決定自己的對策,如果目夷態(tài)度謙恭,那么就沒有什么,目夷為臣,宋襄公為君,如果目夷當(dāng)仁不讓,恐怕宋桓公臨終前就得大義滅親,穩(wěn)定局面了。作為庶子目夷很知趣,他堅決支持弟弟為君,并具體落實到了行動中,為表明對宋國國君之位沒有企圖,目夷直接出奔到了衛(wèi)國。
沒有了潛在的競爭者和威脅者,宋襄公順利繼承了宋國君位,他繼位靠的不是仁德而是權(quán)謀之術(shù),這位新任的宋國國君,可不是個迂腐無能之人。
扶齊興宋:哥哥口中的仁德之主,齊桓公眼中的可信之人。
宋桓公去世后,年輕氣盛的宋襄公開始了自己的爭霸之路,首先他把哥哥目夷從衛(wèi)國請了回來,大局已定的情況下,自己獨木難支,還需要哥哥這個能者輔佐,這樣才能實現(xiàn)宋襄公的稱霸之心。
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茲甫立,是為襄公。以其庶兄目夷為相?!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p>
宋襄公告訴哥哥,你的擔(dān)心是多余的,我不會把你怎么樣的,宋國的國君是我,但國相是你,我們來一起治理國家吧。惡人由父親宋桓公來做,仁君由我宋襄公來演。目夷因為恐懼而逃離宋國,又因為弟弟的寬容而回到了故鄉(xiāng),對于弟弟能不忠心輔佐嗎?有道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宋國因為有了仁君、能臣,國力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未葬,而齊桓公會諸侯于葵丘,襄公往會?!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p>
宋桓公還沒有下葬的時候,齊桓公要諸侯們到葵丘會盟,宋襄公當(dāng)然不能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欣然赴約。提升自己影響力的方法,一個是要足夠的實力,另外一個是見更多有影響力的人,這樣才能接觸到更多的機會。
桓公與管仲屬孝公於宋襄公,以為太子?!妒酚洝R太公世家》
宋襄公得到了齊桓公和管仲的認(rèn)可,并把太子托付給宋襄公,讓他照顧以防不測。如果說看走眼的話,作為春秋霸主的齊桓公和明相的管仲都看錯了宋襄公,沒有看出他是個無能之人?對于這一點我是存疑的。
是歲,晉公子重耳來,桓公妻之。——《史記·齊太公世家》
因為在此之前,齊桓公就對流落到齊國的晉國公子重耳十分看重,還把自己的妹妹齊姜許配給了重耳為妻,重耳就是齊桓公之后來稱霸天下的晉文公。事實證明齊桓公和管仲沒有看錯,宋襄公最后成為了那個終結(jié)齊國亂局的人。
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諸侯兵送齊太子昭而伐齊。齊人恐,殺其君無詭。齊人將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與齊人四公子戰(zhàn)。五月,宋敗齊四公子師而立太子昭,是為齊孝公?!妒酚洝R太公世家》
齊桓公死后,齊國陷入了混亂之中,五公子爭位,太子逃到了宋國尋求幫助。這對于宋襄公而言,簡直是自己接過齊桓公霸主事業(yè)的最佳機會,他沒有繼續(xù)蟄伏不出,而是選擇了主動出擊。當(dāng)時齊國正逢內(nèi)亂,晉國也由于內(nèi)亂而衰落,秦、楚兩國距離中原又相對遙遠,因此給了宋襄公一個機會,讓宋國成為春秋霸主,那個接過齊桓公接力棒的人應(yīng)該是我。
宋襄公護送太子昭回國,齊人迫于壓力,殺死了當(dāng)時的齊君,準(zhǔn)備立太子昭為齊君。但是其他四公子不服,他們聯(lián)合起來進攻太子昭,太子昭又跑到了宋國,向宋襄公尋求幫助。宋襄公當(dāng)仁不讓,又出兵和齊國四公子的部隊交戰(zhàn),最終徹底鏟除了反對勢力,為太子昭繼位掃清了障礙,太子昭回國繼位為齊孝公。
宋以桓公與管仲屬之太子,故來征之。以亂故,八月乃葬齊桓公?!妒酚洝R太公世家》
到這個時候,宋襄公的事業(yè)達到了頂峰,他遵從齊桓公的囑托,踐行了自己的仁,輔佐齊太子昭繼位。宋襄公出師有名,因動亂而遲遲不能安葬的齊桓公終于可以瞑目,屬于他的時代過去了,面對虛位以待的霸主之位,宋襄公這個恢復(fù)了齊國秩序的人,心里難以壓抑自己的那份激動和迫切的心情。
宋襄公的敗局:沒有讓專業(yè)的人去做專業(yè)的事,不知兵而用兵,世不仁而獨仁。
在齊桓公和晉文公之間,有一個名字被歷史所記錄,他就是宋襄公,盡管屬于他的時間并不長,只有短短的幾年。
八年,齊桓公卒,宋欲為盟會?!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p>
宋襄公開始籌備會盟之事,從齊桓公去世那天算起,四年后,宋襄公發(fā)起鹿上之盟,要求楚國把附庸于楚的諸侯國,拿出幾個來給宋國管理。
十二年春,宋襄公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於楚,楚人許之?!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p>
對于宋襄公的要求,楚國沒有拒絕,那幾個小國給你也罷,我倒要看看你還會怎么表演下去。
公子目夷諫曰:“小國爭盟,禍也?!辈宦牎G?,諸侯會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於是楚執(zhí)宋襄公以伐宋。冬,會于亳,以釋宋公。——《史記·宋微子世家》
這個時候,目夷出來勸阻宋襄公說:“我們宋國是小國,沒有實力和本錢,做不了盟主,強出頭是要吃大虧的!”宋襄公不聽目夷的建議,他認(rèn)為會盟可以解決問題,既然齊桓公可以做到,我也一定可以的。
但是楚國并不按照規(guī)矩出牌,他們帶了部隊,在會盟的時候當(dāng)宋楚兩國談不攏的時候,他們就來硬的,直接把宋襄公扣做了俘虜,并組織部隊對宋進行了討伐。盡管后來在魯國的斡旋下,宋襄公恢復(fù)了自由,但是對于立志于稱霸的宋襄公來講,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子魚曰:“禍猶未也?!笔晗模畏ム?。子魚曰:“禍在此矣?!鼻?,楚伐宋以救鄭。襄公將戰(zhàn),子魚諫曰:“天之棄商久矣,不可?!薄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p>
不放棄稱霸之心的宋襄公要洗刷恥辱,他選擇了攻擊依附于楚國的鄭國,這次他要在戰(zhàn)場上找回尊嚴(yán)。
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zhàn)于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惫宦??!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p>
宋襄公和楚成王終于在戰(zhàn)場上相遇了,趁著楚軍沒有完全渡河,目夷建議說:“如今楚軍多,我們?nèi)松?,趁著他們沒有完全渡河,我們可以直接進攻?!彼蜗骞@次還是不聽哥哥的建議,他堅持先讓楚軍渡河,而后在開戰(zhàn)。
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國人皆怨公?!妒酚洝に挝⒆邮兰摇?/p>
楚軍渡河后,暫時還沒有列好陣勢,這時候目夷又說:“可以進攻了?!彼蜗骞f:“等他們列好陣勢后進攻?!背娏泻藐噭莺?,兩軍交戰(zhàn),宋軍大敗,宋襄公也受了箭傷,宋國的人因此都怨恨宋襄公。
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弊郁~曰:“兵以勝為功,何常言與!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戰(zhàn)為?”——《史記·宋微子世家》
宋襄公面對大家的責(zé)難,說出了一番自己的理由,他說:“君子不依靠險阻去和敵軍交戰(zhàn),不去攻擊沒有列好陣勢的人?!蹦恳恼f:“國君不懂戰(zhàn)爭,戰(zhàn)爭以獲勝為目的,還講究什么禮儀呢?如果講究禮儀,還不如去做他人的奴仆,還打什么仗呀!”
專業(yè)的人去做專業(yè)的事,宋襄公不知兵,又不聽取目夷的建議,和不講究道義的楚國講君子之戰(zhàn),可人家不按照你的規(guī)則玩,宋襄公不是愚蠢而是偏執(zhí),他執(zhí)著于踐行自己的君子之道,君子之戰(zhàn),君子之義,并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六年春,齊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齊也。——《史記·齊太公世家》
齊國在這個時候也落井下石,以宋國不和齊國會盟的借口討伐宋國,完全不顧及當(dāng)初宋襄公的擁立之德。宋襄公生錯了時代,他想用君子之行來解決大爭之世的問題,就只能說他是個格格不入的逆行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