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彼得·希姆勒(Peter Himler)在通信媒體業(yè)工作,在紐約創(chuàng)建有自己的公共關系及媒體咨詢公司。他曾在愛德曼國際公關公司任媒體經(jīng)理,曾任職于博雅公關公司,還曾在凱維公關公司任職媒體指導。其博客“The Flack”曾作為2006年最佳博客被授予“2006年公關新聞白金獎”。2006年4月21日,他撰文《法輪功的表演》,批評白宮新聞辦公室竟讓法輪功活動分子進入白宮鬧事,而大紀元時報跟法輪功有明顯的關系,白宮新聞辦公室做事太玩忽職守。
長期以來,許多業(yè)界觀察者都期望看到白宮新聞辦公室作為“指揮與控制”公共關系策略的典范所表現(xiàn)出來的嚴謹。他們每天的新聞都布滿了全國的新聞版面,從不管別人相不相信。
當六位德高望重的上將圖文并茂地出現(xiàn)在《紐約時報》頭版要求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下臺時,這個通訊新聞獨裁者提前準備好并發(fā)布了一份一整頁的簡要文件給其他“接受采訪”的上將,并發(fā)出指示和進行傳播。
布什介入,并利用他的每周廣播講話來支持其被圍攻的國防部長。最關鍵的是,政府新的幕僚長又在新聞頭條上控制了整個事件,并大肆宣傳了新的人事變動公告,唯一真正的受害者是地位卑微的報信者,而非信息制造者。
白宮新聞辦公室真的的像我們想的那樣久經(jīng)世故、富有經(jīng)驗嗎?當我得知它抑制了強烈的反布什《名利場》雜志(該雜志政治立場反對共和黨,譯者注),以及它的公共關系敵對作家邁克爾·沃爾夫(由于他寫了有關斯科特·麥克萊倫的專題文章)時,我無奈地撓了撓自己的頭。(這比起麥克萊倫先生看到高度直白的文章時的反應相形失色得多。)
昨天,我們知道又有兩件在公共關系職責上玩忽職守的事情。究竟是誰讓法輪功活動分子假裝成記者進入到了布什胡錦濤的新聞儀式上?媒體證件難道不是要審查之后再審查的嗎?這跟讓一個保守的博主(及一個放蕩的妓女)攪合進來一樣,至少你要知道和控制住他要寫什么吧!不管中國政府有多么的不喜歡法輪功,隨便核查一下大紀元時報就該知道它跟法輪功是有明顯關系的。
在儀式剛開始的時候也有一些過失,廣播員在介紹中國總理時,稱中國為“中華共和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天哪,我無語了,我們還是談談外交自殺的事情吧!要說新聞辦公室真的有想象中那么好,我還真的不相信!
【責任編輯: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