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李洪志本來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但我知道普通的人說什么話人們一般都不太相信,于是我就拼命鉆研人的心理,千方百計讓別人相信我,崇拜我。所以說,不要再叫我邪教教主什么的,都是浮云,其實我是一個心理學家。
其實,我采用的都是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guī)律,用我的言論和行為,引起練功學員產生某種因果反應和連鎖反應。這樣,效果就達到我所想要的“不是錢太多了,就是傻子不夠用”這句話了。
我的心理伎倆是這樣的:
一、首因效應
第一印象要好,為了給學員們帶來鮮明的、強烈的、過目不忘的印象,我拍攝了大量的圖片,穿著黃色戲服,坐在蓮花座上,畫上了佛光,把自己粉飾了一番,這就好比我們初次和別人見面,衣著整潔、打扮適度、服飾得體是一樣的。
二、暈輪效應
對替人直覺得偏差傾向,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某些主要品質有個良好的印象后,就認為這個人一切都良好,反之亦然。我很清楚,如果學員們對我第一印象不反感,我就成功了第一步,好了,我要把自己徹底深化,我把自己的生日改成和佛祖同一天,讓這種人為的巧合廣為傳播,呵呵,這下我可比別的什么大師有說服力多了吧!
三、門檻效應
我精心設計了一個個門檻,讓這些學員一步步進入我謊言的陷阱里。很簡單,你們認可我,相信我,我就說一些你也聽得不太懂的話,“這個法輪圖形是宇宙的縮影,他在其他各個空間也有存在的形式、演化過程,所以我說是一個世界”。說白了,其實這就是一種故弄玄虛,目的是把你似懂非懂,激起更強烈的好奇心。
四、共生效應
一株苗也許發(fā)育狀況不好,可放在一堆苗中,就會自然而然長直。因為一群人在面對同一個事物、甚至同一個人時,反應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假如在整個過程中,團隊里有一兩個特別堅定不移相信你、執(zhí)著你的人,那就是發(fā)揮重要的骨干作用了。我為什么強調輔導站傳功、共修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這個組織牢牢地控制你,管著你。
五、破窗效應
我在講課的時候說道:“有的氣功師講,學他的功三天能治病、五天能治病,像作廣告一樣,這叫氣功商。” 其實,我會在開班上暗示學員,是不是輕松了,我?guī)湍銈兓鈽I(yè)力??!這怎么可能?我為什么還要這么說呢?因為競爭激烈,有些人又比我敢吹,比我能吹。其實別人說治病,我就說上層次,原理都是一樣,廣告看療效,我就用“業(yè)力”、“黑色物質”這類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灌輸你,把別的功法說成破了車窗的車,有了一個口子就會發(fā)展成破爛不堪了。
我那么煞費苦心,到底為什么?那就是,我把學員都當作弟子,當作我的私有財產,當作我斂財的工具。好了,不說了,說多了你們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