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每年五月初五叫端午或者端陽?
“端”這個詞,如果查詞典就是開始、初始的意思,而這個“午”跟那個一、二、三、四、五的五是同音字,所以端午就是五月開始的意思。
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
最主要的一種就是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一般的人都知道屈原是古代春秋戰(zhàn)國的詩人,他因為比較愛國,也比較忠貞,楚懷王沒有聽他的話,他一氣之下在五月五日投入汨羅江以死殉國。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就把粽子投到江里面,拿粽子給魚蝦吃,這樣魚蝦就不去吃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演變?yōu)檎麄€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都以這種傳說為主了。
“女兒節(jié)”有什么樣的故事?
歷史上有二十四孝,其中有一孝叫曹娥,講的就是她的父親冬天掉到江里面淹死了,尸體沒有浮上來,她就在江邊哭,哭了多少天之后她自己就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投江了。投江后沒有多少天,她抱著自己的父親一起浮了上來。中國是一個崇尚孝道的國家,就是以她為典型,因為曹娥是五月五日投的江,所以這一天就把它變成端午。
為何將菖蒲和艾葉掛在門楣上?
因為古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意味著夏天到了,經(jīng)過冬眠的一些害蟲都跑出來了。而菖蒲也好,艾草也好,包括雄黃酒它都有種殺毒的功能,而且菖蒲在民間來講,把它當做一個草劍。還有傳說有個鐘馗是專門捉鬼吃鬼的,所以一般的人家還掛鐘馗像,這個是民間的說法。
賽龍舟的由來
比如說尋找屈原的尸體,就用船在汨羅江里面跑來跑去尋找他,后來慢慢就演變成劃龍船這種風俗。最初這種習俗流傳在湖南湖北,因為屈原本身是湖南人。
端午節(jié)如何傳遞正能量?
實際上紀念屈原,其實就是崇尚愛國主義精神,讓我們后代子孫特別是年輕人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曹娥她是一種孝,我們今天還是提倡孝的,這個養(yǎng)老、贍老、尊老,實際上就是一種孝道。因此,我們今天搞端午節(jié)也就是宣揚一種愛國主義,宣揚一種孝道、一種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