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朔迷離的傳聞
傳聞,在重慶市永川區(qū)境內(nèi)的很多山崖上,到處布滿了大小不一的神秘洞穴。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時時會傳來各種恐怖的叫聲,讓村民膽戰(zhàn)心驚,不敢出門。由于這些山洞都在懸崖峭壁上,常人根本無法攀爬上去,即使可以攀爬上去,也因為那些恐怖的叫聲而讓人卻步。聽老人說這是神仙洞,有些人說這是土匪窩,有些人說是貧苦人家怕地主來搶親,把女兒弄到這里躲起。久而久之,一個個狐仙洞、野鬼洞的種種傳聞便在民間流傳,讓這些隱藏在群山之中的神秘洞穴顯得更加撲朔迷離。同時,也吸引著一批批探秘者的腳步,想要揭開這些洞穴的謎底。
探訪董氏崖洞
松林茂密的群山深處,一座半月形的山崖橫亙在群峰之中。董氏崖洞與其他兩個崖洞分別呈品字形,分布在半月的兩端和中間。沿著后來人們修建的路面,從山頂向著山腰直下,冷不防就有一個洞口呈現(xiàn)在眼前。崖居門口有一處煙道,崖口上打了一條排水溝,里面有灶臺和水缸,這地方應(yīng)該是廚房。沿著這個僅可容人低頭躬身進入的洞口進到洞里,水聲潺潺,涼風習習,一個個鑿紋清晰的人工密室展現(xiàn)在眼前。崖居里面開了很多房間,而且體量很大,相當于我們今天所說的套房。他的排水系統(tǒng)考慮的很周到,沿著地室內(nèi)地面上排水溝的流水尋找,直到進入石室的最后一個房間,才發(fā)現(xiàn)了水源的秘密——天然泉水,從洞頂上流下來。
參觀唐氏崖居
唐氏崖居工程很大,用今天的話說那就是造了一個躍層,一個上一個下,中間一個通道,有十余丈長,上半部分作為主要祭祀列祖列宗的地方,下面部分主要作為生活起居的場所,里面有灶臺,墻壁上的洞是當年用來鋪床的,都很明顯的看得出來,同時在懸崖峭壁的這一面,開有門,門上還有書法,還有對聯(lián)。從它們的結(jié)構(gòu)分析,很明顯是供人居住的。聽唐氏崖居修建者的后人講述,加之查閱相關(guān)資料獲知,這些崖居群是清朝光緒戊戌年代,當?shù)匕傩諡榱硕惚軕?zhàn)亂和土匪,為了保全全家人的的性命,而在懸崖上修建了這個涯居。
崖居的防御功能
董氏崖居群,三個崖洞以品字形遙相呼應(yīng),凸顯其防御功能。在上下洞的里面,開有射擊孔,當年為了防備土匪的搶劫。如果遇到搶劫,火力從這個地方射出去,還能與對面的崖居形成火力的交叉。所以從防御功能上,做了充分的考慮,同時從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守住“大門”,如果土匪來攻門,槍眼可以直接對準門的位置進行射擊。如此上規(guī)模、成體系的崖居防御體系,著實令即使身在科技發(fā)達時代的現(xiàn)代人也自愧不如。
崖洞的建成
在戊戌年間的永川地帶,老百姓在國將不國的歷史命運面前,無可奈何地放棄祖祖輩輩居住的老屋。同時,當年此地出現(xiàn)眾多匪患,為了躲避匪患及動亂,很多大戶人家冒著生命的危險,不惜花費巨大的財力,修建了這些讓我們今天看起來都覺得膽戰(zhàn)心驚的崖居洞體,保全身家性命。這些足以說明,董家?guī)r洞體的確不是董家一家修建,而是很多家老百姓在共同建造的??磥恚来ǖ倪@些崖居群的確不是某一家人忽然心血來潮修建的,而是集體的行為,難怪能有如此大的規(guī)模。
難忘的土匪歲月
1916年,張大千在重慶的求精中學讀書。在一次放暑假的時候,他邀約了幾個同學一起回家,當時的條件還沒通車,當他們行走到永川、大足和榮昌交界的郵亭時,遭遇了土匪的劫持,把他們帶到永川的一個叫“龍井口”土匪巢。當時張大千被帶進來后,土匪頭子就叫他給家里寫信要贖金,要拿錢來取,張大千很聰明,當時就跟家里寫信說,自己和同學回家的路途中,遇到了綠林好漢,請我們上山去玩一玩,現(xiàn)在需要一點盤纏,請家里給寄來。當時土匪頭子一看,心里很高興,覺得這娃字寫得這么漂亮,而且還說他們是綠林好漢,就對張大千產(chǎn)生了好感,當即決定把他留下來給他當師爺。就這樣,張大千成了土匪的師爺,直到三個多月之后,張大千才尋機逃脫。這段難忘的土匪歲月,成了張大千先生的傳奇故事。
歷史的見證
這些攜帶著特定歷史時代背景的崖居洞,如今已很少有人光顧,而它們的歷史價值,正隨著文物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而得到凸顯。按著考古的要求,相應(yīng)的呈報不同保護級別的單位,今天的涯居群已經(jīng)公布為永川的區(qū)保護單位,現(xiàn)在正在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當年花費巨資修建的無數(shù)個崖居洞體,鐫刻著修建者的智慧和勤奮,默默無語地遺留在歷史的塵煙中,成為后人憑吊的文物。但它因為戰(zhàn)爭而帶給人們的煎熬與折磨,為老百姓生活帶來的種種無奈與悲愴,卻至今仍然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