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媒體會預測為“滑稽登場”?當然是基于“新唐人”近年來所組織的活動“滑稽開始”、“滑稽過程”、“滑稽結果”得出的結論。
我們只要簡單地回顧一下“新唐人”舉辦的所謂“新年晚會”,以及隨后組織的那些“首屆中國歌舞舞蹈大賽”、“首屆全球華人聲樂大賽”、“首屆XX攝影大賽”等等,就會感覺得到這些活動從一開始直到結束都很滑稽可笑,這些活動都能載入中華民族的“滑稽大全”。
可憐得很,“新唐人”的這些“首屆”,正因為太過“滑稽”,沒有一次是成功的?!靶履晖頃币呀洸皇恰笆状巍绷?,2007年的新年期間,“新唐人”初定是要在世界上的30多個城市進行演出的,但韓國首爾等城市拒絕了他們的演出;在澳洲,他們自己的人都不歡迎“新年晚會”了,不支持,更不配合,讓組織者大傷腦筋。又如“首屆全球華人聲樂大賽”,報名參加初賽的才百吧號人,進入決賽的只有20人,(包括10名美聲女子組選手、7名美聲男子組選手、2名民族女子組選手,以及1名民族男子組選手)。決賽結果出來后,讓全球華人大跌眼鏡,其中有兩個項目的金獎和兩個項目的銅獎出現(xiàn)了空缺。這樣的比賽結果被世界很多業(yè)內人士稱之為“全所未有,聞所未聞”?!笆讓弥袊栉栉璧复筚悺币埠苡幸馑?,決賽之初只定了10個節(jié)目,都是些“新唐人”們特有的“神傳文化”節(jié)目,與中國歌舞舞蹈無關,更與他們宣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無關。最后在眾多有識之士、正義華人的“抗議”下,才臨時加入了6個其它節(jié)目,以安慰華人觀眾。
“新唐人”似乎對這些活動的“滑稽結果”早有預料,他們也早已為此準備好了托詞。在“首屆中國歌舞舞蹈大賽”、“首屆全球華人聲樂大賽”連連失敗后,組織者每次都站出來辯解說:“因為是第一次”。其實,世人早說注意到,“新唐人”搞的這些東西只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把戲,而為了掩蓋其一次次的失敗,就一次次改頭換面。正是由于這么多的改頭換面的表演,讓世界較為清楚地看清了他們的真實目的和真正用心。也正是由于這樣,才會出離紐約百老匯燈塔廣場舉辦的圣誕晚會開演只剩下短短一周,3萬張票才賣出400張敗相。
但我們同樣可以預測,“新唐人”不會因為“首次圣誕晚會”的失敗而不去搞其他的什么“首次”了。然而,我們可以斷言,那就是:“新唐人”的這些“首次”,即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即使是還要像“新年晚會”那樣,在失敗中進行,那也只會失敗得更慘,讓世界民眾對他們的用意、本質、目的了解更深刻些!